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唐诗中有“烧畬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的诗句。该诗句描绘的现象可能会使(     
A.土地盐碱化加重B.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
C.地表水下渗增多D.水土流失加剧
2024-01-21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九龙江干流全长258km,地势落差1246m,全流域总长约2000km,流域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目前九龙江流域已开发建设1000多座水电站。九龙江流域是著名的生猪养殖基地和水果、山菜之乡,但养殖场污水严重超标排放甚至直排已成为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园、茶园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九龙江流域水电站的建设体现的服务功能主要有(     
①增加生物多样性一支撑服务功能     ②为生产生活提供水电一供给服务功能     ③发展旅游业—文化服务功能     ④水循环周期缩短—调节服务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为强化九龙江流域调节服务功能,需要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A.流域内大力发展养殖业B.植树造林,恢复山区植被
C.拆除水电站,恢复自然径流D.永久关闭水闸,防止污水流出

3 . 鳞坑(下图)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呈品字形交错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蓄水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鱼鳞坑的主要目的是(     
A.治理土壤盐碱化B.治理水土流失
C.改造地表形态D.开辟梯田种粮食
2.鱼鳞坑可显著减少所在区域水循环中的(     
A.水汽输送B.蒸发C.地表径流D.下渗
2023-02-18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选择题变式题

4 . 平塘县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广泛发展坡耕地,处在中亚热带岩溶地貌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喀斯特地貌广布,因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严重。下图为平塘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平塘县发生土地石漠化的关键因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溶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2.影响平塘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及相互关系是(     
A.降水,负相关B.气温,正相关C.植被,负相关D.海拔,负相关
3.平塘县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发展水产养殖B.鼓励开垦荒地C.禁止种植水稻D.推广水果产业
2023-01-12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22练之南方水土流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域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区域。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平方千米,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西柳沟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在中游风沙区,可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下游地势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下图示意西柳河流域及水文站位置。

(1)说明入黄口处沙坝泥沙的主要来源。
(2)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请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6 . 水稻土是水田中肥沃的土壤。读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梯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生物D.人类活动
2.相比理想土壤,该地原始土壤的特点是(     
A.土质疏松B.水分少C.空气多D.有机质少
3.图中的田埂(     
①能减轻水土流失②能减轻旱涝灾害③沿山脊线延伸④沿等高线延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 近50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以来,黄土高原部分地区采用取土填沟的措施主要是为了缓解(     
A.粮食单产较低问题B.耕地质量下降问题
C.土地资源不足问题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南抵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区)部分地区,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黄土颗粒细,土质疏松,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利于耕作,该地农垦历史悠久。现在,黄土高原平坦耕地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该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km2,其中北部低于10人/km2,而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人口严重超载,人们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

材料三 该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黄土高原的降水特点,并简述该降水特点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2)简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