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近公布的一项气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四大沙尘暴源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近10年来,沙尘暴呈现明显减少趋势,而不是增加。统计资料还显示,民勤县年扬沙天气从60年代初开始明显减少;浮尘天气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减少特别明显,在21世纪初出现不过几次,其减少速率远远大于沙尘暴和扬沙天气。

材料二:我国生态破坏严重区分布示意图



(1)①地区沙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②地区沙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什么?
(3)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分析甘肃民勤县沙尘减少的原因。
2022-08-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近年来,青藏高原上湖泊面积突然扩大的趋势不断持续,首先被观测到的是人口相对稠密的藏南地区湖泊面积扩大,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泊面积扩大现象。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面积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原上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青藏高原整体不断抬升   ②降水增多   ③冰雪消融量增加   ④植被破坏严重,入湖水量增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高原上湖泊面积扩大的不利影响有(        
①优质草场被淹 ②降水增加,产生洪涝灾害 ③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红色荒漠”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后,表层土壤被流水冲涮、侵蚀,底层红色岩石出露,形成的荒漠化现象。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今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勺状沟壑”。下图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



(1)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黄土高原,溯源侵蚀普遍存在,指出其在勺沟的发生位置,并说明勺沟发育的过程。
2023-11-1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江苏南京·期中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沟谷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部位。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沟谷的形成过程。

(1)简述黄土高原沟谷的形成过程。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评价黄土高原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3)针对黄土高原沟谷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有“建淤地坝”和“退耕还林、还草”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好,请说明理由。
2023-11-28更新 | 409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6 . 水土漏失是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过程。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土漏失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一般水土流失相比,对水土漏失形成影响较大的因子是(     
A.坡度B.岩性C.降水D.土质
2.与该过程伴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洼地内涝B.次生盐渍化
C.地下水污染D.石质荒漠化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学生利用平底盘、泥沙、蒸馏水、吹风机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①将泥沙暴晒后分为4份(100g/份),平铺于平底盘:②分别向4份样本中加入0g、4g、8g、12g蒸馏水:③搅拌并露天静置24h,以充分混合:④用吹风机向平底盘吹风30min后,称重平底盘。



1.该实验可用于模拟(     
A.风速大小对风蚀强度的影响B.土壤含水量对风蚀强度的影响
C.风速大小对风化强度的影响D.土壤含水量对风化强度的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质疑该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你认为上述四个实验步骤可能存在问题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泾渭分明,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但到了现代,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



(1)说出图中A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____并分析其自然原因____
(2)判断B处地形____,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
2022-11-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10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
(2)江南丘陵多低产土壤,有机质少,酸性、粘重,在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下,改良低产田,增加土地产出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出路,改良南方丘陵低产土壤的措施有哪些?
(3)冬季夜晚,图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2022-06-1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下图左为我国生态脆弱区及生态问题分布图下图右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示意图。



(1)图中①③两地均有严重的土壤侵蚀问题,从侵蚀机制方面说明两地的差异。____
(2)图中②地的生态问题很复杂,在该地各类生态问题中,最根本的是____
(3)若左图所示农牧交错带位于右图中④地,用直线将下列名词分别与箭头中相应的数字符号连接,以表示该地区合理的发展方向。(提示:育肥是指通过精饲料喂养使牲畜快速增肥的过程)____
深加工产品                            
农副产品                                
待育肥家畜                            
饲草料                                   
(4)图中⑤地的生态治理要以____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