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能源、生物等资源禀赋区域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下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框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体现在(     
A.高寒气候为主,环境承载力大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流域内降水量丰富,水运发达D.流域自然资源贫乏,多贫困区
2.黄河流域(     
①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条件
②城镇区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③农业区加强农田整治,修建陡坡梯田,提高粮食总产量
④加强生态区及深度贫困区生态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06更新 | 1003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小流域的治理工作,20多年后的今天,昔日的荒山秃岭已是山清水秀、瓜果飘香,不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而且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小流域林草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防风固沙、滞洪蓄水B.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
C.绿色美化、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3.除黄土高原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还可以推广到(     
A.南方低山丘陵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

3 . 我国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来自沙漠地区的细小粉尘沉积在高原上形成100多来厚的黄土层,黄土高原也因此得名。读“黄土高原景观圈”,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抬升B.风力沉积
C.地壳下沉D.流水侵蚀
2.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成因是(     
A.地壳张裂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

4 . 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B.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的分界线
C.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D.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影响有哪些?
(2)说出M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原因。
(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2018-12-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2: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3: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描述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
(2)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3)简述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及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7 .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年)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
荒漠化面积(万平方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

1.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2.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
A.植树种草,抵御风沙
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
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8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开山取石B.风蚀作用、过度放牧
C.水蚀作用、滥伐森林D.沉积作用、环境污染
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大力采取退耕还林举措
9 .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评价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3)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面常会出现高4米以上的风浪。在贝尔加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岸100~200米远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