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河北涉县位于太行山深处,山上土层较薄,植被稀疏,这里的梯田由石头砌成,又叫石堰梯田,结构十分稳固。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建立了“种子银行”,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并联合电商企业拓宽梯田农产品销售渠道,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图为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景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村落布局在梯田下方的主要原因是(     
A.山脚土壤较肥沃B.可避开洪水袭击C.便于进行水产养殖D.气候更为适宜
2.当地居民在梯田田埂上种植花椒树,并套作黑枣树、核桃树等林木,主要是为了(     
A.保持水土,增加收入B.增加光照,拦截降水
C.根固土壤,防风固沙D.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3.当地建立“种子银行”体现了(     
A.藏粮于地B.藏粮于技C.藏粮于民D.藏粮于市

2 . 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     
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
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
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
2021-01-25更新 | 1451次组卷 | 1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立人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内蒙古十大孔兑是内蒙古河段的主要产沙支流,毛不拉孔兑是十大支流之一。1989年7月21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雨量(流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为86.93mm,2012年7月27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雨量为85.7mm。下面ab两图分别为毛不拉孔兑两次降水形成的洪水过程中流量和含沙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a流量陡涨陡落,含沙量小B.流量与降水量最大值同步
C.与a相比,b流量与含沙量均减小D.含沙量变化滞后于流量
2.两次洪水流量与含沙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有(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修建淤地坝             ③降水量减少             ④建设草方格沙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沟谷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部位。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沟谷的形成过程。

(1)简述黄土高原沟谷的形成过程。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评价黄土高原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3)针对黄土高原沟谷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有“建淤地坝”和“退耕还林、还草”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好,请说明理由。
2023-11-28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土壤
C.地形D.光照
2021-08-13更新 | 1004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项0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项突破卷)-【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区内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恶劣的生存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榆林探索出“南治土,北治沙”的差异性防治体系,走上“向荒漠要绿色”的发展之路。2018年,榆林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年降水量提高至500~600mm,成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下图是榆林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致使榆林采取“南治土、北治沙”差异性防治体系的原因,主要是两地(     
A.植被覆盖率不同B.降水量不同C.地形类型不同D.耕作方式不同
2.在“南治土、北治沙”防治体系中,均能发挥作用的治理措施是(     
A.修建淤地坝B.平整土地C.实施间作套种技术D.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3.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给榆林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有(     
①空气湿度增加,温差增大②扬尘、沙尘暴天气减少③水土流失现象减少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4-28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陕南汉水谷地和陕北黄土高原都有大面积的梯田分布,但两地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差距。黄土高原梯田农业春季常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下图为陕西省铜川梯田和风堰梯田位置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发展梯田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B.防止水土流失
C.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D.提高机械化水平
2.风堰梯田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熟制是(     
A.小麦一年两熟B.小麦两年三熟C.水稻一年两熟D.水稻两年三熟
3.黄土高原梯田农业春季使用地膜覆盖的作用正确的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B.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积累
C.增大地面反射率D.防止风力侵蚀,保持土壤水分
2023-02-26更新 | 33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能源、生物等资源禀赋区域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下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框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体现在(     
A.高寒气候为主,环境承载力大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流域内降水量丰富,水运发达D.流域自然资源贫乏,多贫困区
2.黄河流域(     
①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条件
②城镇区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③农业区加强农田整治,修建陡坡梯田,提高粮食总产量
④加强生态区及深度贫困区生态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06更新 | 1004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区应为我国的(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
2.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蓄水拦沙、滞洪排沙
C.绿化环境、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2021-04-05更新 | 679次组卷 | 9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土石山区。下图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和延安、重庆气候资料图。

(1)分别指出重庆和延安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2)延安和重庆两地气候差异巨大,试从重庆的角度,简述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3)说出延安所在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023-03-14更新 | 28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