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河北涉县位于太行山深处,山上土层较薄,植被稀疏,这里的梯田由石头砌成,又叫石堰梯田,结构十分稳固。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建立了“种子银行”,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并联合电商企业拓宽梯田农产品销售渠道,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图为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景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村落布局在梯田下方的主要原因是(     
A.山脚土壤较肥沃B.可避开洪水袭击C.便于进行水产养殖D.气候更为适宜
2.当地居民在梯田田埂上种植花椒树,并套作黑枣树、核桃树等林木,主要是为了(     
A.保持水土,增加收入B.增加光照,拦截降水
C.根固土壤,防风固沙D.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3.当地建立“种子银行”体现了(     
A.藏粮于地B.藏粮于技C.藏粮于民D.藏粮于市

2 . 重庆铜锣山石灰岩资源非常丰富,曾经的41个矿坑就像41个疮疤分布在山脊上,安全隐患突出、生态退化严重。2018年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第三批试点,该市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铜锣山矿山公园。按照“生态保育区、生态修复区、合理利用区”分区思路,统筹开展“山上”“山腰”“山下”系统修复。完成下面小题。

1.铜锣山附近曾经聚集大量建材厂,其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B.能源C.市场D.劳动力
2.铜锣山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退化严重主要表现是(     
A.土地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湿地退化
3.在铜锣山矿山公园建设中能够体现出维护我国环境安全的途径有(     
①因地制宜地设定保护基准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加强生态修复④发展旅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沟谷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部位。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沟谷的形成过程。

(1)简述黄土高原沟谷的形成过程。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评价黄土高原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3)针对黄土高原沟谷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有“建淤地坝”和“退耕还林、还草”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较好,请说明理由。
2023-11-28更新 | 42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植被绿度线是确定植被与非植被显著变化的分界线,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植被绿度变化的热点地区。2000年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显著增加,平均增速是2000年前的3~4倍。下图为1960—2020年黄土高原降水(a)和温度(b)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推测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向(     
A.东南移动B.东北移动
C.西南移动D.西北移动
2.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变化相关的是(     
①降雨量增加,促进植被的生长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③温度升高促使植物生长期延长④盐碱化问题减轻,土壤肥力提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3-22更新 | 38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为水库消落带,因蓄放水周期性出露水面。消落带的生态治理是世界级难题。经多年试验,专家们发现中山杉能持续抵抗干旱,也能承受较长时间水中浸泡,存活率高达80%以上,是库区消落带生物治理中较好的乔木树种。目前,万州大周段中山杉已成为重庆的“水中彩林”景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消落带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土地沙化D.滑坡
2.种植中山杉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①净化水质   ②保持水土   ③降低河流含沙量   ④改善航运条件   ⑤丰富沿岸景观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2023-03-29更新 | 373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 选择题易错易混专练(5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6 .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区内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恶劣的生存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榆林探索出“南治土,北治沙”的差异性防治体系,走上“向荒漠要绿色”的发展之路。2018年,榆林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年降水量提高至500~600mm,成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下图是榆林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致使榆林采取“南治土、北治沙”差异性防治体系的原因,主要是两地(     
A.植被覆盖率不同B.降水量不同C.地形类型不同D.耕作方式不同
2.在“南治土、北治沙”防治体系中,均能发挥作用的治理措施是(     
A.修建淤地坝B.平整土地C.实施间作套种技术D.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3.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给榆林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有(     
①空气湿度增加,温差增大②扬尘、沙尘暴天气减少③水土流失现象减少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4-28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7 . 黄土高原某小流域采用草地、灌木、林地三种植被对流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方式能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左图示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3m土壤含水量、右图示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1m土壤有机质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草地、灌木、林地相比,农田土壤含水量最高是由于其(     
A.平坦地形水分下渗较多B.缺少植物冠层截留
C.农作物主要消耗浅层水D.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2.不同植被恢复方式0~1m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及原因是(     
A.正相关,乔灌植被消耗水分及生物残体多
B.负相关,乔灌植被消耗水分及生物残体多
C.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低制约植物根系生长
D.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低制约植物根系生长
3.为平衡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生态恢复的措施为(     
A.栽种灌木植被B.撂荒草地C.合理配置植被D.修建梯田

8 .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能源、生物等资源禀赋区域差异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下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框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体现在(     
A.高寒气候为主,环境承载力大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流域内降水量丰富,水运发达D.流域自然资源贫乏,多贫困区
2.黄河流域(     
①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条件
②城镇区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③农业区加强农田整治,修建陡坡梯田,提高粮食总产量
④加强生态区及深度贫困区生态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06更新 | 1006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土石山区。下图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和延安、重庆气候资料图。

(1)分别指出重庆和延安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2)延安和重庆两地气候差异巨大,试从重庆的角度,简述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3)说出延安所在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023-03-14更新 | 286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1区域与发展(高频非选择题25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10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演变成黄土墚,甚至黄土峁。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塬演变到残塬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下陷D.风力沉积
2.为遏制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塬面禁止开垦B.陡坡修筑梯田C.退耕还林还草D.设草方格沙障
2024-03-02更新 | 25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