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1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如果不施加入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A.aB.bC.1020米等高线D.1010米等高线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堰洲岛是与主要海岸走向大致平行的多脊沙洲,一般呈长而狭窄的形态。其形成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河流和海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图1为两种常见的堰洲岛形成环境。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线堰洲岛分布广泛,而西海岸鲜有存在。图2为大西洋沿岸堰洲岛法尔岛的地理位置与景观图,该岛被当地开发为集海滩、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结合周边海陆环境,推测甲、乙两地形成堰洲岛的不同过程。
(2)分析堰洲岛在美国东海岸分布广泛而在西海岸难以形成的原因。
(3)推测飓风登陆可能对堰洲岛造成的影响。
(4)指出可能造成堰洲岛面积减小或消失的人类活动。
(5)结合堰洲岛海岸环境,提出保护堰洲岛的可行性措施。
3 .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甲、乙、丙三地发生水土流失,其中最可能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地壳活动剧烈 ②降水集中 ③大型工程建设
④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⑤植被破坏 ⑥土质疏松
A.①④⑤B.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⑥
2.改良和保护甲、乙、丙三地的土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甲地的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乙地种植耐酸性植物
C.在甲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D.在丙地保护黑土
2020-05-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流水地貌形成过程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

实验用品可升降水槽(下图,A面不光滑)、掺杂少量沙子(颗粒粗细不一)的土壤、长嘴水壶、量角器、直尺。


实验步骤
1.在水槽A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
2.将倾斜角度α调至25°,从斜面A顶端用长嘴水壶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直至B面形成较明显的扇状堆积体为止。
3.加快在斜面A顶端倒水的速度,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2。
4.将倾斜角度α调至35°,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同步骤1、2。

(1)说出该实验模拟的地貌类型。
(2)推测实验中B面扇状堆积物颗粒粗细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3)对比实验步骤2~4,指出两次改变实验参数的目的。
(4)该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水土流失的形成过程。针对三次实验结果的差异,指出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2023-12-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云南省元谋地区位于干热河谷地带,经济落后,为了脱贫致富,2015年该地在河谷的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发现土壤失水严重。2019年当地采用台湾青枣—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出现的土地问题。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这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均降水量降雨集中月份年蒸发量年平均温
613mm5~8月3911mm21.9℃

1.关于该地土壤失水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B.植被蒸腾量大C.气温高蒸发旺盛D.风力强劲
2.推测只栽种台湾青枣时当地土壤失水严重的月份是(     
A.2~4月B.5~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
3.采用青枣—芝麻间作后,土地失水严重问题得到缓解的原因是芝麻(     
A.固土固水的作用强B.可在雨季增加地表覆盖
C.生长期吸收水分少D.收割后的茎秆可以还田
4.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可以(     
A.提高光热资源的立体利用B.减少热量消耗
C.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D.增加区域降水量
2023-03-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6 .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示意某重点监测沟谷参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沟谷编号集水面积(Km2)平均坡度(°)流域落差(m)植被覆盖率(%)
5.324.3537.215.7
2.730.1670.319.6
20.040.81353.713.2
4.526.1384.720.5
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B.②C.③D.④
2.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在山区实施护坡工程   ②严禁开发山区
③进行山区移民,要求他们迁出山区   ④在山区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乙)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①逐渐分散②内部聚集③均匀分布④零散分布
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A.沟头加固防护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D.塬面植被恢复
2021-04-22更新 | 738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1999〜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

侵蚀强度等级1999年2005年2010年
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
低度侵蚀187.818.58153.707.0295.824.38
轻度侵蚀1202.0954.89793.7036.24723.7533.05
中度侵蚀601.1127.45621.6228.39685.9031.31
强度侵蚀169.777.75348.8915.93377.3317.23
极强度侵蚀27.981.28230.7310.54264.0112.06
剧烈侵蚀1.120.0541.251.8843.071.97

(1)据表描述1999〜2010年元阳县不同强度水土流失面积的变化情况。
(2)推测1999〜2005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产生的人为原因。
(3)说明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下降减缓的原因。
2021-07-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压砂地是以砂石为材料对裸地加以覆盖的一种免耕耕作模式。宁夏中卫香山开展压砂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砂石多是当地人就近从河沟采的,压砂地目前大约有8万公顷(下图示意其主要分布),多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压砂地建设对治理水土流失效果明显,但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因管理和操作不规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水土流失风险。压砂地使用30年后,粒径大于1厘米砂料比例低于20%的标准后,其功能会明显降低而被废弃。目前,废弃的旧砂多被直接推至附近的沟道或是就近堆放在田间地头。

《宁夏水土保持办法》规定:禁止在1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口密度大于150人/平方千米的乡(镇)可以放宽至20°。目前宁夏的压砂地中15°以上的坡地约占0.5%。



(1)简析压砂地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的原因。
(2)推测压砂地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大水土流失风险的原因。
(3)请为压砂地的旧砂利用献计献策。

10 . 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2.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