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9 道试题
1 . 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从自然因素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与当地暴雨_______(集中、分散)、植被覆盖率_______(高、低)、土壤质地_______(坚硬、疏松)、地表坡度较_______(大、小)有关。
(3)水土流失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外,还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进而引发_______自然灾害。
(4)破坏植被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_______。
A.差异性B.整体性C.多样性D.有限性
(5)针对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整修梯田、科学灌溉等一系列措施,其宗旨就是谋求______

2 . 剑麻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较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弹性大等特点,用途广,多用来制作各种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而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云南元谋(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针对该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元谋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盐渍化②降水较少蒸发强,气候干燥③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④高寒缺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剑麻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体现在(     
①叶片宽大,蒸腾作用强,减少地表径流②叶片可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土壤侵蚀
③剑麻枯叶可以蓄水,延迟地表径流形成④剑麻根系发达,强化土壤抗侵蚀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该地今后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措施是(     
A.延长产业链,发展剑麻深加工B.增施化肥,提高剑麻产量
C.大力开采地下水,扩大种植面积D.开拓剑麻的非洲市场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左右,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二闽宁镇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宁夏平原上。该镇农民多数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从人口增长快、贫困落后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生态移民。1996年,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征程,闽宁镇成为福建省的帮扶对象。该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文化旅游、光伏产业等。目前闽宁镇农民已经成功脱贫致富奔小康。

材料三图1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图,图2示意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



(1)从区域整体性角度说明“西海固”地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原因。
(2)指出“西海固”地区搬迁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推测当地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3)从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角度说明闽宁镇人民脱贫致富的原因。
2023-12-08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 .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黄土分布区。这里虽有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的劣势。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B.酸雨C.水土流失D.气候变暖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区
B.它处于从湿润地区向干旱地区过渡地区
C.它处于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地区
D.它处于从森林向荒漠过渡地区

5 . 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沟,可以拦截坡地上游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水平沟的设计和修筑需依据坡面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和雨量而定。下图为某地水平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陡坡、雨量大的坡地修筑水平沟时,应使(     
A.沟距大、沟深而窄B.沟距小、沟深而窄C.沟距大、沟宽而浅D.沟距小、沟宽而浅
2.在每一条水平沟内,每隔5~10米,会留一道高度为沟深1/3~1/2的土挡,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沟内水的流动B.增加沟埂的稳定性C.减少修筑的工程量D.方便上下通行

6 . 202351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长白山景区面向所有游客免门票开放。游客上山过程中经过位于海拔2000-2550米的苔原带,调查发现该时段正是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率(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随海拔增加而升高的时段是(     
A.立春—惊蛰B.谷雨—小满C.芒种—小暑D.白露—寒露
2.春季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严重,原因是(     
①土壤表层解冻,易被侵蚀②气温回升快,风力大侵蚀强
③山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④植被覆盖差,对径流阻挡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游客增多可能给长白山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增加碳排放,加快全球变暖B.破坏山地植被,导致坡面径流加剧
C.提高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D.流动人口增多,基础设施条件变差
2023-12-03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水土流失是指在外力(水力、风力等)作用下土壤表层侵蚀及失水现象。下图为2011年和2018年新疆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类型的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总体上看,2011~2018年新疆水土流失现象(     
A.加剧B.消失C.不变D.趋缓
2.与2011年相比,2018年新疆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最大的强度类型是(     
A.轻度B.中度C.强烈D.剧烈
2023-11-24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受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交错作用,地形破碎。该流域某黄土丘陵区不同位置受侵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该黄土丘陵区地形剖面及不同位置侵蚀速率曲线。东坡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自下而上依次为柠条沙柳种植区-沙地-耕地,中部有冲沟发育。


(1)六道沟流域____(季节)以风力侵蚀为主,因为离____源地近,风力强劲;____(季节)以流水侵蚀为主,因为受____影响,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该黄土丘陵区侵蚀速率整体较____(大/小),东坡____西北坡,东坡上部和下部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________,植被覆盖率____于中部,侵蚀速率相对较____(大/小)。
(3)分析东坡中部冲沟发育的自然原因。
(4)为缓解东坡中部冲沟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采用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理由。
2023-11-1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9 . 2023年5月1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长白山景区面向所有游客免门票开放。游客上山过程中经过位于海拔2000-2550米的苔原带,调查发现该时段正是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率(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随海拔增加而升高的时段是(     
A.立春—惊蛰B.谷雨—小满C.芒种—小暑D.白露—寒露
2.与夏季相比,春季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更严重,原因是(     
①土壤表层解冻,易被侵蚀②气温回升快,坡面径流量大
③山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④植被覆盖差,对径流阻挡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游客增多可能给长白山区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碳排放,加快全球变暖B.破坏山地植被,导致坡面径流加剧
C.提高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D.流动人口增多,基础设施条件变差
2023-11-12更新 | 55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塬面,1300年来,面积缩小超过600平方千米。火巷沟是董志塬边缘的一条冲沟,沟头延伸至城区。随着火巷沟沟岸不断扩张,该区的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下图示意1970年、2003年、2017年城区范围与火巷沟沟谷形态变化。


(1)分析董志塬面积缩小的自然原因。
(2)描述1970—2017年图中火巷沟的形态变化特征。
(3)分析当地城市发展对火巷沟形态的影响。
2023-11-08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