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台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居民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从平面上看,黄土塬常呈花瓣状。黄土塬顶面平坦,坡度多为10°30°,边缘可达50°左右,塬顶面冲沟较少,仅有极少短、小、窄、浅的纹沟,这是冲沟形成的早期地貌形态,而周围坡面为冲沟深切,黄土塬代表黄土的最高堆积面。黄土塬侵蚀微弱,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区黄土塬景观图及该地某黄土塬地形图。



(1)分析黄土塬顶面上冲沟较少的主要原因。
(2)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黄土塬的坡面冲沟深度空间差异较大,请说明这一空间差异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3)有人说,未来黄土塬面积会缩小,高度降低,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023-10-24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上期中模拟卷(一)-【易考易错单元测】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易考易错单元测试卷(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1)

2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率增大而增大)。黔桂喀斯特山区包括贵州中南部和广西中西部,土地石漠化严重。下图示意黔桂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变化。统计表明,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黔桂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①降水少,地表水缺乏②成土慢,土层薄
③植被少,基岩裸露④地形崎岖,水土易流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的总体变化是(     
A.海拔400~600m处均达到最大值
B.800米以下NDVI随海拔变化都一致
C.森林植被的NDVI值较其他植被类型高
D.不同植被类型NDVI随海拔变化呈线性减小趋势
3.推测海拔高于2400m的植被遭破坏后极难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较低,植被生长速度较慢②土壤贫瘠,植被生长营养不足
③蒸发强烈,植被难以生存④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它以源远流长和含沙量大而闻名,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植被是影响产沙的关键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植被覆盖度自20世纪90年代至2020年显著增加,丘陵沟壑区增加趋势尤为显著。黄河调水调沙指利用黄河上的水库对水和沙进行调节,力求以最少的水量输送最多的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2021年是黄河连续20年实施调水调沙工作。下图示意1950—2000年黄河年输沙量的变化。

   

(1)说出1950—2000年黄河年输沙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变化。
(3)阐释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4 . 山西省是典型的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形高度变化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受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黄土崩塌是山西省比重较大、灾情较重、影响范围较广的地质灾害。下表示意山西省黄土崩塌数量和降水的年内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黄土崩塌数量/处5620241713403322455
降雨量/mm67163545601201107135186
1.7月和4月黄土崩塌数量较多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耕种B.气温、降水C.耕种、降水D.降水、气温
2.下列四种黄土斜坡中,较稳定的坡型是(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3.调查发现不同坡向黄土崩塌数量差异较大,推测崩塌比例最大的坡向是(       
A.南坡B.东坡C.西坡D.北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圆叶决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播种后2个月可在地表形成覆盖层。宁化县紫色土水土流失严重,当地采取“坡改梯+经济作物(油茶)+草(圆叶决明)覆盖”模式进行开发性精准治理,达到开发与治理有机结合的良好效果。下图为坡式梯田结构示意图。


   
1.下列关于紫色土壤性质描述中,宁化县水土流失严重关联性最小的是(     
A.土质疏松,透气性好
B.土壤矿物质含量高,略偏酸性
C.母岩物理风化强烈,土壤固结性差
D.腐殖质分解较快,土层薄
2.为较快的取得防治紫色土水土流失效果,圆叶决明最佳撒播时间是(     
A.1月B.3月C.6月D.9月
3.在坡式梯田中,不适宜撒播圆叶决明防治紫色土水土流失的是(     
A.经济作物树冠下外坡面B.梯梗
C.经济作物树冠下坡面D.梯坎

6 . 黄土垛是过去260万年由西北风携带的沙尘在古金地或古湖盆上堆积而成的平坦土地,是当地居民鞋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当前,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绿卤破碎化和分解问题。黄土塬根据其面积大小和破碎程度,可依次分为黄土大塬、壕塬和残塬四种不同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黄土塬按发生演化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甲两乙丁D.丁乙丙甲
2.图中黄土塬塬面的蚕食过程,实际上是(     
A.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扩张B.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缩小
C.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缩小D.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扩张
3.为解决黄土塬面临的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①沟头植树种草②沟谷疏浚河道③坡面修筑梯田④塬面居民搬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 .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先后开展了修筑梯田、造林种草、建淤地坝等治理措施,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延安、靖边、中宁等地率先实施了“治沟(填沟)造地”工程(如下图所示),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造林种草相比,“治沟(填沟)造地”模式更有利于解决(     
A.粮食单产较低问题B.耕地质量下降问题
C.土地资源不足问题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2.在“治沟(填沟)造地”模式中,非常重视拦洪坝、灌排等水利工程建设,其主要作用有(     
①蓄水,保证旱季灌溉水源②排水,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③发电,提供清洁能源④养殖,提供更多农副产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04-28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考察某地,并绘制了该地区石漠化分布统计图。下图为“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理兴趣小组考查的地点,下列选项中最可能是(     
A.滇南谷地B.山东丘陵C.川西地区D.黔东南地区
2.有关图示极强度石漠化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迎风坡,风力大B.处于阳坡,蒸发旺盛C.处于陡坡,流水侵蚀D.处于缓坡,农耕开发
3.关于当地防治石漠化的措施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部分地区实施坡地改梯田B.合理发展立体农业
C.营造林地,保持水土D.全面退耕,还林还草

9 . 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出半月形的坑穴,因其呈品字形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修建鱼鳞坑的是(     
A.云贵高原B.两广丘陵C.大兴安岭地区D.黄土高原
2.关于鱼鳞坑的生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拦截地表水流,增强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B.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C.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恢复D.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
3.以下工程措施与鱼鳞坑最相似的是(     
A.打坝淤地B.石头方格C.植树种草D.草方格
9-10高二下·河北·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黄土高原恰好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二者有着恰到好处的结合。完成下题。

1.“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A.甲B.乙C.丙D.丁
2.只考虑大气运动(风力大小、空气对流)和地面状况(植被、冰冻)黄土高原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A.流量平稳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D.含沙量少
2020-09-15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开滦一中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