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年降水量330毫米,集中于夏秋季节。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梁茆坡地侵蚀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当地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

材料二图1为会宁市黄土沟壑区局部地貌景观图,图2为该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示意图。

(1)结合会宁气候特征,简析梁峁坡地受外力侵蚀的季节差异。
(2)与梁峁坡地相比,简析沟谷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结合图2具体说明会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现的地理学思想。

2 . 生物结皮是蓝藻、地衣、苔藓及其他生物体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生态效益显著。六道沟小流域属于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生物结皮主要分布于流域内的梁、峁,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最好。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降雨形成径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生物结皮发育最好的地块,最可能位于梁、峁的(     
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
2.两种坡面随降雨历时产流量和产流率总体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裸土坡面下渗量更大B.生物结皮坡面涵养水源能力更强
C.裸土坡面蒸发量更大D.生物结皮坡面地表径流速度更快
3.该地生物结皮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退耕后,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B.多次人工降雨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促进生物结皮发育
C.黄土峁顶部平坦,人工干扰强,相比于山坡生物结皮发育较差
D.草本植物生长茂盛的区域,水土流失弱,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2024-04-07更新 | 77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对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随着时间推移对区域水文—泥沙—植被时空演变呈现显著影响。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会在坡面上形成水沙快速通道,形成新的冲一淤平衡(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包括(     
①增加地表径流的流速   ②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
③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④该区域降水增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后若长期疏于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其治理坡面平均沉积颗粒物(     
A.越来越小B.先减小后增大C.越来越大D.先增大后减小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桑干河—永定河—海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注入渤海。图1为京津局部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桑干河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图。


桑干河流域内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贫瘠、植被覆盖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处于我国生态脆弱带。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桑干河流域成为生态脆弱带的原因。

沙棘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耐盐碱、干旱,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萌发新芽的能力。


(2)在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中,沙棘怎样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近两年,长期断流的永定河实现了两次极其难得的全线通水,尽管时间短暂,也让人们看到了永定河常年不断流的曙光。


(3)从全流域角度提出永定河实现全线通水的措施。
2024-01-2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和黄土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黄土高原作为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左图为某处黄土高原景观照片,右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

      

(1)结合图例在空白方框内画出盛行风向;概括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规律。
(2)描述图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并简述形成原因。
(3)有同学认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不利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3-10-18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

6 . 通过模型可模拟人类取水导致的径流量消耗,还原天然条件下的理想径流量。永定河是海河支流,永定河流域年降水量为360--650mm。研究表明,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河段不考虑人类取水的理想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下表示意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15年1980年总计/km²
耕地/km²林地/km²草地/km²水域/km²建设用地/km²未利用土地/km²
1
9
8
0
耕地/km²1313920964161373111214221020
林地/km²823456013474055176842
草地/km²4079237971851383284814157
水域/km²61210022411872221148
建设用地/km²45449137121415798
未利用土地/km²3042545291737457
2015年总计/km²19411920613099710172527144422
1.1980--2015年,永定河山区产生现象主要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森林修复D.围(河)湖造田
2.下列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能导致永定河山区地表径流显著减少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未利用土地
3.永定河山区径流量的变化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应(     
A.控制开发规模B.调整林木结构C.推进植树造林D.坚守耕地红线
2023-05-12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通过人工削坡填沟发展现代沟道农业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地协调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图示意某黄土丘陵沟壑区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以后,黄土高原传统的打坝淤地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不足B.粮食需求量减少C.水资源短缺D.泥沙流失量减少
2.与粮食种植相比,基于油菜的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更有利于(     
A.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B.拓展旅游、康养功能
C.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23-04-21更新 | 1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一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侵蚀作用主要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等,与季节、植被覆盖率、土壤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地形等因素有关。

材料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积形成。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黄土高原表现出了强烈的侵蚀作用。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土壤颗粒物的大小差异较大,中部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1)推测图示区域黄土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描述图示地区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
(3)为缓解中部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了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角度说明理由。
2023-03-07更新 | 160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如皋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9 . 大白泥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金沙江水系一级支流小江的二级支流,属泥石流沟,年降水量为600~800mm,年蒸发量超过3000mm。当地树木成活率低,科技人员修建漏斗底鱼鳞坑,在坑内平整土地进行栽树,从而提高了树木成活率。下图为大白泥沟流域及漏斗底鱼鳞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受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大白泥沟流域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坡向C.海陆位置D.植被覆盖率
3.修建漏斗底鱼鳞坑栽树的作用是(     
A.提高水肥B.减少蒸发C.降低风速D.增加光照
2023-01-22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图为我国三个监测期石漠化总面积及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轻度石漠化面积的变化规律是(     
A.持续增加B.持续减少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
2.相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我国云贵高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变率大B.土层较浅薄C.植被覆盖率低D.年均温高
2023-01-17更新 | 356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