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巨菌草植株高大、叶片宽大、根系发达、生命力强,在干热河谷可以改善水土流失,在沙区种植可以防风固沙,还能够改善当地土壤质量。某研究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工种植巨菌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得出下图引种前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较结果(注: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1.引种后,土壤质量改善最明显的深度范围是(     
A.10cm-20cmB.20cm-40cmC.40cm-60cmD.60cm-80cm
2.与裸地相比,种植巨菌草改善水土流失是因为巨菌草可以(     
A.减少土壤水分蒸发B.减弱植物蒸腾作用C.减少水分下渗D.减少地下径流
3.引种巨菌草一年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风力侵蚀加剧B.降水增加,水土流失加剧
C.温差减少,风化作用减弱D.植物生长,有机碳消耗多
2023-07-0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的平原称为黄淮海平原。黄河三角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下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描述黄河冲积扇自A到B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3)简要分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的主要人为原因。
3 . [环境保护]

林地是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的主体,在水土保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蔡家川流域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流域内主要植被有刺槐、油松、虎榛子等天然次生林和沙棘等天然灌木林。研究显示,不同植被的涵养水源效果差异较大。下表示意不同植被的数据比较。

植被类型

坡度/°

坡位

密度/(株·hm-2

树高/m

枯落物厚度/cm

枯落物最大含水率/%

土壤孔隙度/%

刺槐

26.5

3000

5.6

1.5~3.0

321

52.67

油松

27.0

6600

3.7

2.0~4.0

343

53.92

虎榛子

38.0

282500

1.3

2.0~2.8

453

56.25

沙棘

24.5

25000

1.1

1.1~2.6

414

50.34

推测涵养水源效果最好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



(1)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3)比较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
(4)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19-05-08更新 | 520次组卷 | 4卷引用:【市级联考】广州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2019-06-10更新 | 7232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
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B.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
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D.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
3.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7 . 生物结皮是蓝藻、地衣、苔藓及其他生物体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生态效益显著。六道沟小流域属于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生物结皮主要分布于流域内的梁、峁,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最好。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降雨形成径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生物结皮发育最好的地块,最可能位于梁、峁的(     
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
2.两种坡面随降雨历时产流量和产流率总体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裸土坡面下渗量更大B.生物结皮坡面涵养水源能力更强
C.裸土坡面蒸发量更大D.生物结皮坡面地表径流速度更快
3.该地生物结皮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退耕后,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B.多次人工降雨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促进生物结皮发育
C.黄土峁顶部平坦,人工干扰强,相比于山坡生物结皮发育较差
D.草本植物生长茂盛的区域,水土流失弱,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2024-04-07更新 | 772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鹤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对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均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侵蚀沟发育、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差异。侵蚀沟快速发展,其危害日益加剧。下图示意2021年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的侵蚀沟特征值变化。

   

(1)研究发现,相同坡度的坡顶与坡底,坡顶处侵蚀沟数量少。分析其原因。
(2)与阴坡相比,判断阳坡侵蚀沟发育程度的强弱,并阐述原因。
(3)分析侵蚀沟的发育对耕地的危害。
2023-09-04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外国语学校等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沟壑系统主要由浅沟、切沟、冲沟等沟壑组成。勺状沟壑是一类独特的沟壑,因形状像勺子而得名。降雨时,地表径流进入勺沟,流水通过陷穴以地下径流的形式转移至坡底。勺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是一种结构稳定的沟壑。下图示意沟壑系统和勺沟分布。



(1)指出黄土高原地区勺沟的分布特征。
(2)与切沟、冲沟相比,描述勺沟处部形态的主要差异。
(3)浅沟、切沟、冲沟避沟谷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推断三者的演变顺序,并说明原因。
(4)分析该区域勺沟结构稳定且长期存在的自然原因。
2021-11-07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环境保护】

攀枝花芒果种植区由于地形原因,该区芒果多栽培在较陡的坡地,芒果园林下土壤大面积裸露,果园土壤水土流失严重。针对攀枝花地区坡地芒果园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为筛选适宜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该地区通过工程措施(模式一)和生物措施(模式二)(下图)对坡地果园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效果差异较为显著(下表)。紫花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较高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生态价值,还可以做牧草。其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每年可收割2-3次。


表:采样点某采样期两种治理措施径流样品的径流量、含沙量、有机碳含量。

径流量(ml)含沙量(kg)有机碳(g·kg)
模式一约42435约1.87约7.1
模式二约22515约1.65约8.9

与模式一相比,分析模式二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优势。
2022-05-14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韶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