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害在下游”。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可能。有人建议在下游将河床往下挖60多米,以彻底清理黄河沉积的泥沙。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形成原因。
(2)有人反对通过深挖河床的方式改变地上河,请简述理由。
2024-04-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年平均降水量42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761mm,年均风速3m/s以上,极易发生风蚀、水蚀。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造林,土壤含水量增加,但经过多年植被恢复后,人工林中的油松林地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学者认为需要对油松林进行科学养护。下图示意不同树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阐述该地极易发生风蚀、水蚀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恢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3)与树龄21年油松林相比,简述树龄11年油松林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4)请为该地油松林科学养护提供有效建议。

3 . 202351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长白山景区面向所有游客免门票开放。游客上山过程中经过位于海拔2000-2550米的苔原带,调查发现该时段正是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率(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随海拔增加而升高的时段是(     
A.立春—惊蛰B.谷雨—小满C.芒种—小暑D.白露—寒露
2.春季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严重,原因是(     
①土壤表层解冻,易被侵蚀②气温回升快,风力大侵蚀强
③山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④植被覆盖差,对径流阻挡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游客增多可能给长白山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增加碳排放,加快全球变暖B.破坏山地植被,导致坡面径流加剧
C.提高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D.流动人口增多,基础设施条件变差
2023-12-03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1)简述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年内变化特征。
(2)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部分河段在大堤的束缚下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某悬河段两岸农民曾在黄河主河槽两侧自发加建生产堤。黄河滩区指黄河大堤与生产堤内的临河黄泛区,它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图为该悬河段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在黄河大堤内自发加建生产堤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河水流速,提高冲淤能力B.减少水流对黄河大堤的冲刷
C.促进泥沙淤积,提高土壤肥力D.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经济收入
2.黄河滩区居民外迁、生产堤拆除有利于黄河下游(     
A.提高滩地土地利用率B.降低主河槽汛期水位
C.减少滩地泥沙来源D.增加河流汛期流速

6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坚持不懈的持续治理,已取得举世嘱目的成效,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右图为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地势平坦B.土质疏松C.降水集中D.植被稀少
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是(     
A.采用喷灌技术B.陡坡修建梯田
C.退耕还林还草D.设置草方格沙障
3.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后的主要影响是(     
A.黄河上游水质提高B.农业产值增加
C.黄河下游河床升高D.昼夜温差变大

7 . “源”和“汇”两类耕地景观,分别是指易产生水土流失和能够减缓水土流失的耕地景观类型,如图所示。黄土高原的高西沟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控“源”增“汇”的耕地景观改造,逐步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西沟村控“源”增“汇”中改造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径流D.作物
2.坡式梯田水土保持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后土壤变松且坡度过大B.农作物耕作加大了地表径流
C.水土流失量小于田埂拦蓄量D.未能有效减少上方来水来沙
3.宽幅梯田模式对耕地的主要影响(     
A.减少了蒸发总量B.改变了土地类型C.增加了土壤厚度D.增大了昼夜温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堂溪流域主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草堂镇。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海拔为128~1866m,耕地主要分布于6°~25°的坡地上,大规模垦殖期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流域内常住农户减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为此政府给予农民一定补贴,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和栽培以脐橙为代表的经济果林,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坡耕地—果林转换,山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草堂溪流域坡耕地转换为果林之后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请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2)说明草堂溪流域近年来坡耕地转换为经济果林的社会经济原因。
(3)调查发现,坡耕地—果林的转换,多发生于公路周边,请推测原因。
(4)进一步扩大坡耕地的转型,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2023-05-08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银川滨河新区小孔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2022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结束。下图为“黄河水系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度过牧
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10 . 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出半月形的坑穴,因其呈品字形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修建鱼鳞坑的是(     
A.云贵高原B.两广丘陵C.大兴安岭地区D.黄土高原
2.关于鱼鳞坑的生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拦截地表水流,增强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B.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C.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恢复D.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
3.以下工程措施与鱼鳞坑最相似的是(     
A.打坝淤地B.石头方格C.植树种草D.草方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