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砒砂岩(如图),因其“毒害”如砒霜而得名,集中分布于我国鄂尔多斯高原,它是一种松散的岩层;遇水如泥、遇风成沙;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沙棘是一种耐旱灌木,枝叶茂盛,根系发达,是砒砂岩区生态治理的先锋树种。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成活率高,成林快,效果理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砒砂岩的“毒害”表现在(     
A.含有有毒矿物B.植被不能生长
C.易起沙、流失D.土壤质地黏重
2.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可以(     
①保持水土②增加生物多样性 ③增加地表径流 ④增加土壤水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21年暑假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黄土高原某区域开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题的活动。出发前,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长条状的黄土丘陵叫黄土梁,黄土峁为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材料二研学小组到达该区域后,选择了合适的观察位置,从该地点向东望去,正前方是一条狭长的黄土梁,黄土梁上分布有黄土峁,正后方地形较平坦开阔。小组成员还在沟谷坡面上看到梯田、防护林等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材料三图为研学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与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地貌景观图。



(1)判断①~④四个地点中研学小组进行地貌观察时所选的位置,并说明选择的合理性。
(2)说出形成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根据地貌演变的过程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对其进行排序。
(3)研学小组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地通过在坡度角小于15°的山坡上修筑梯田、在坡度角大于15°(tan15°=0.268)的山坡上营造防护林等工程措施,减轻水土流失。说出斜线部分采取的工程措施,并分析该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024-01-0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
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
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土地盐碱化
2.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空中
D.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2023-12-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楚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谷坊是在易受流水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坝高一般1~3米。专家提出增加沙棘植物“柔性坝”,组成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沙棘植物柔性坝是按一定株距和行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的若干行沙棘植物。下图为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召沟的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谷坊的修建可使(     
A.流速降低侵蚀减轻B.径流中含沙量增加C.沟道下蚀作用增强D.下游土壤肥力增加
2.柔性坝的主要作用是(     
A.涵养水源增加径流量B.绿化河道美化环境
C.利于保护生态多样性D.进一步增加沉积量
2023-10-10更新 | 11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左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材料二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构建了可持续振兴模式;生态、生产与社会耦合发展,即山顶削峁建塬,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修建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从而形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下图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说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峁建塬的理由。
(4)分析在山腰与沟坡栽种植被时,选择草本、灌木结合的原因。
2023-08-03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黑土流失的主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东北融雪期一般在3~4月,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有机质明显下降。专家指出,采取留茬(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耕作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减轻耕地退化。下图为留茬耕作方式图。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为此,该地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东北黑土区留茬耕作方式对减轻耕地退化的主要作用。
(3)从人口角度说明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7 .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在图中所示河岸,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的有(     
A.WB.ZC.W+YD.W+Y+Z
2.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自北向南汇入渭河,为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总面积26905km2。上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疏,是黄河下游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下游平原区是流域内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1世纪以来,流域气候趋于干旱,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游输沙量得到控制。图左示意北洛河流域地形高程模型及区域划分,图右示意1999年上游刘家河水文站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的年内变化。



(1)分析北洛河上游地区8月份地下径流流量小于3月份的原因。
(2)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21世纪以来北洛河下游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3)为减少北洛河入黄泥沙,从丘陵沟壑区、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除植树造林)。
2023-03-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战国时期以前,黄土高原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0%,之后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有6.5%。现在经过人们几十年的努力,这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陕西苹果”这一绿色果品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年均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

(1)推测战国时期以前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土壤特征。
(2)简述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3)简要说明黄土高原发展林果产业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2023-02-28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稀疏,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图甲为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图乙为黄土高原各沉积物带分布示意图。



(1)指出黄土高原所属地貌类型,并说出造成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的外力作用。
(2)判读图乙中沙黄土、黄土、黏黄土颗粒直径大小,并说明理由。
(3)简述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对当地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