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近年来,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据西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表明,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下图为陕北地区1990年以来地方政府记录的黄土滑坡、崩塌按月统计结果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陕北地区滑坡和崩塌数目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土质状况B.降水差异C.植被状况D.人类活动
2.导致3-4月份陕北地区崩塌数目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作用B.灌溉作用C.降水作用D.冻融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位于黄土高原的罗玉沟流域,在1987~2010年期间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流域中聚落规模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多样B.河网密布C.地形复杂D.土质疏松
2.下列措施能从根本上降低该流域河流输沙量的是
A.加固河堤B.河道清淤C.陡坡开垦D.植树种草
2017-08-03更新 | 84次组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4 . 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及沿A-D连线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塬坡、沟谷发育,主要是由于(     
A.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
C.流水沉积和重力崩塌D.冰川侵蚀和重力崩塌
2.相比沟谷,塬坡(     
A.侵蚀强度更大B.土壤肥力较高
C.地势起伏更大D.搬运能力更强
3.随着塬坡、沟谷发育,该地(     
A.沟间地扩大B.塬面扩大C.沟谷线延长D.流域扩大
2024-02-29更新 | 623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生态建设,植被覆盖度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7年的65%,发挥了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共同影响下,黄河中游水循环和水文—泥沙一植被演变过程,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

(1)据图a和图b,说出区域生态建设主要采取的措施。
(2)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后其土壤含水量减少,从水循环角度分析。
(3)结合图b,分析生态建设对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
(4)若生态建设长期疏于维护,将出现图c所示现状。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探讨该状态下区域各自然要素的演变。
2023-11-01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带可通过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对地表坡面实现减流减少的功效,且种植成本低,成活率高,适合在环保实践中广泛推广。紫色土是紫色岩层上发育的一种岩性土,组成物质较粗,组织疏松,易诱水。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土壤退化十分严重,当地通过建设草带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下左图为草带护坡景观图,下右图示意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某坡地(29°36′N,106°18'E)不同流量和(四季青)草带宽度条件下产流率变化过程。



(1)从地形、土壤角度,分析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解释草带能对坡面实现减流减少功效的原理。
(3)说出影响草带减流减少功效的主要因素。
(4)分别描述不同流量条件下,该坡地产流率随时间和草带宽度的变化特征。
(5)分析中高流量情况下草带宽度从75厘米增加到100厘米时,其减少效果变差的原因。
2023-04-2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高中毕业班4月阶段性测试(五)文综地理试题

7 . 东北黑土区近年来因融雪侵蚀黑土而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触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合量的变化过程。采取“横坡垄作+横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黑土退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前期(3月16日一17日)径流量大,后期(3月20日~21日)泥沙含量大的成因是(     
①前期昼夜温差大②后期积雪性水少③前期土壤解冻少④后期土壤冻结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采取“横坡整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减缓坡面径流B.增大枯枝落叶含量
C.提高作物种植密度D.保持土壤良好墒情

8 . 土塬是黄土高原被地表径流切割之后剩余的平坦土地。下图为陇东黄土塬乡村聚落演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早期陇东黄土塬乡村聚落选择塬面边缘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农耕B.方便取水C.节约耕地D.方便出行
2.推测陇东早期聚落用地目前的主要用途为(     
A.生态隔离带B.旅游开发区C.新增耕地区D.休憩娱乐区
2023-01-04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地理试题(一)

9 . 融雪侵蚀是东北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下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该地区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一6~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161718192021
径流量(103立方米/秒)0.62.00.70.60.30.1
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210.43.68.52.5
1.从气温角度,有关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融雪量大,径流量大,侵蚀力强
B.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侵蚀力强
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
D.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
2.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有利于减轻坡耕地退化是因为(     
①增加下渗量,减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冲刷
②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③防止土壤升温过快引起积雪短时间融化
④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黑土的冲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3更新 | 54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沟壑系统主要由浅沟、切沟、冲沟等沟壑组成。勺状沟壑是独特的沟壑,因形状像勺子而得名。降雨时,地表径流进入勺沟,流水通过陷穴以地下流的形式转移至坡底。勺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是一种结构稳定的沟壑。下图意沟壑系统和勺沟分布。


(1)与切沟、冲沟相比,描述勺沟外部形态的主要差异。
(2)浅沟、切沟、冲沟是沟谷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推断三者的演变顺序,并说明原因。
(3)分析该区域勺沟结构稳定且长期存在的自然原因。
2022-08-04更新 | 54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