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类型为塬、梁、峁。塬是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的平坦台地,塬周被沟谷环绕;梁是黄土塬经侵蚀分割或堆积而成的条状延伸的岭岗;峁是一种黄土丘陵,呈穹状或馒头状。

       洛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斜穿黄土高原,在大荔县注入渭河,流域内的黄土地貌南北纵向区域差异明显,由南至北依次为洛川黄土塬区、甘泉一志丹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及吴起黄土峁状(为主)丘陵沟壑区3个地貌区(见下图)。洛川黄土塬区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6:4;甘泉一志丹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以黄土梁为主体特征,出现梁与峁不同组分比例递变规律,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5:5;吴起黄土峁状(为主)丘陵沟壑区,以黄土峁为主体,沟间地与沟谷地之比为4:6。

(1)比较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流水作用的区域差异。
(2)说出洛河流域沟间地与沟壑比例关系在地貌上的表现,并分析其地形地质原因。
(3)说明洛河流域三个地貌区人口、聚落和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植被覆盖指数(NDVI)主要应用于监测植被生长状态,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下图示意1999—2018年黄河流域不同季节NDVI年际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曲线代表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①②③曲线相比,④曲线变化趋势不太明显。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变化B.土壤C.植被类型D.光照
3.图示时期,黄河流域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快速推进B.实施生态恢复C.限制畜牧业发展D.人口大量外迁
2022-12-12更新 | 412次组卷 | 2卷引用:05气候变化与地理环境 -【小题小卷】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