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沟侵蚀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流失的重要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威胁区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元谋盆地位于云南省中北部,龙川江纵贯全境向北注入金沙江。盆地四周高山耸立,山势陡峻,植被多以耐热耐旱的灌木草丛为主。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该区地形破碎,冲沟广布,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下图为元谋盆地位置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元谋盆地植被多以耐热耐旱灌木草丛为主的原因。
(2)研究表明,土壤长期反复失水吸水过程中,土体形态变化剧烈,易导致裂隙形成,加剧该盆地冲沟发育和演化。试从气候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3)植被恢复是干热河谷区冲沟治理的最佳方法,在适宜树种选择方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观点一:引种乡土树种,植被恢复以稀树灌草为主体。
观点二:适度造林,局部地区可恢复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
请你任选一个观点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说明。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神州智达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

2 . 为探究人类破坏植被对诱发水土流失的影响,某地理实验小组以某地的3个坡度为27.5°的草地坡面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不同流量(总放水量均为200L)的模拟冲刷试验。3个坡面为:(1)强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平整坡面;(2)半干扰模式:移除植被地上部分;(3)未干扰模式:保留原生地表。强干扰模式由于开挖植物根系,土质松散,富含砾石。读“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和“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流量产流时间表单位:min

干扰模式

6L/min

9L/min

12L/min

平均时间

强干扰模式

35.00

17.60

8.40

20.33

半干扰模式

4.40

6.25

5.00

5.22

未干扰模式

8.00

7.68

7.17

7.62

不同流量不同模式坡面累计产流特征表

放水流量

(L·min-1

累计产流量/L

强干扰模式

半干扰模式

未干扰模式

12

179

104

120

9

140

82

53

6

48

40

31

1.据表可知,不同干扰模式坡面随流量变化产流时间的变化表现为(     
A.不同模式的径流量与产流时间均呈负相关
B.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不明显
C.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均短于未干扰模式
D.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与流量变化关联最小
2.同径流量下强干扰模式的产流时间最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地形D.气候
3.通过模拟冲刷试验对比可知(     
A.强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长,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低
B.半干扰模式产流时间最短,对水土流失的诱发程度最高
C.强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最大,对水土流失诱发程度最高
D.随流量增加,半干扰模式累计产流量小于未干扰模式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不断增强的开发建设活动影响,湖北省土壤侵蚀严重。为了研究其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规律,某团队基于2009年、2019年两期相关数据计算土壤侵蚀量,评估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为湖北省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下图示意湖北各区高程,下表示意2009年、2019年湖北省各区土壤侵蚀量。完成下面小题。

分区土壤侵蚀量/万吨
20092019
Ⅰ区13710.6715859.65
Ⅱ区521.92450.99
Ⅲ区4124.533307.00
IV10252.856177.17
V7798.378500.74
VI6820.715776.98
Ⅶ区18801.5413806.65
VIII26838.7718166.89
全省88869.3672046.07
1.影响各区土壤侵蚀量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地势②土地面积③降水总量④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为减少湖北省土壤侵蚀量,下列区域差异化措施合理的是(     
A.东部地区退田还牧B.中部地区退耕还林
C.西南地区退牧还草D.西北地区植树造林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定边机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机场周边区域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土壤侵蚀严重,机场建设过程中对下垫面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土壤侵蚀,采用自然恢复加合理的人工干预能有效保护生态。下表示意定边机场飞行区和取土场土壤侵蚀的自然恢复效果预估。完成下面小题。

施工区域飞行区取土场
占地面积/公顷144.2533.75
施工时间/2.52
预估土壤侵蚀速度/(吨·千米-2·年-11456924225
2403119950
3349417100
4295614250
522589975
1.自然状态下,定边机场周边的土壤侵蚀中(     
A.风蚀在冬季最强B.流水侵蚀在夏季最强C.冻融在冬季最强D.温差风化在夏季最强
2.与飞行区相比,取土场土壤侵蚀总量大,主要因为(     
A.占地面积大B.施工时间长C.侵蚀强度大D.自然恢复慢
3.为缓解施工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跑道内布设排水沟②外围设立挡沙墙③开挖土方及时回填④营造高密度防风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及沿A-D连线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塬坡、沟谷发育,主要是由于(     
A.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
C.流水沉积和重力崩塌D.冰川侵蚀和重力崩塌
2.相比沟谷,塬坡(     
A.侵蚀强度更大B.土壤肥力较高
C.地势起伏更大D.搬运能力更强
3.随着塬坡、沟谷发育,该地(     
A.沟间地扩大B.塬面扩大C.沟谷线延长D.流域扩大
2024-02-29更新 | 623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洞穴是深厚而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的相对较小的地下洞穴,它是我国黄土高原第四纪地层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特殊地质灾害。在黄土高原上常见的黄土洞穴有黄土冲穴、黄土陷穴或黄土井、黄土暗穴、生物黄土洞穴等四种基本类型。黄土洞穴的形成与地层厚度、气候,水实、地形地貌、节理(即裂隙)及生物活动等密切相关、图示意黄土洞穴的层次发育特征。

(1)对黄土洞穴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做出合理解释。
(2)简述黄土洞穴的形成与黄土厚度、水、地形地貌的关系。
(3)黄土洞穴既是一种自然景观,也是一种空间资源。请从两个开发利用方向上任选其一说出其利与弊。
①:利用黄土洞穴发展研学旅游。②:利用黄土洞穴发展蔬菜储藏。
2024-02-06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金科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石楼县位于山西省西部,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石楼县大力实施坡改梯综合整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下图是石楼县在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黄土高原区位特征的是(     
A.地跨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B.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C.由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D.由草原区向荒漠区的过渡
2.石楼县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沟壑纵横B.土质黏重
C.气候湿润D.毁林开荒
3.石楼县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A.全面封山育林育草B.陡坡上修筑水平梯田
C.全部退耕还林还草D.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9 .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塬(四周陡,顶部平)、梁(山谷间的延绵高地)、峁(顶部浑圆,周边较陡的山包)、壕(地势低洼之地)交错,地貌极为复杂,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近年来,该地采用漏斗式集流坑整地(以栽植点为中心进行挖土,将挖出的熟土集中堆放,用生土堆成外高内低的漏斗式集流面,并夯实拍光,在集流面围成的坑穴中心挖植树坑,将熟土回填植树坑内)方式造林,获得很大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最宜采用漏斗式集流坑整地造林模式的地貌类型是(     
A.峁边B.梁侧C.壕底D.塬顶
2.用生土堆砌并夯实集流面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土壤肥力B.减少水分下渗
C.增大地表温差D.减少水分蒸发
3.当地多培植本地树种,主要是为了(     
A.提高树木成活率B.节省造林成本C.防止外界树种入侵D.突出地方景观特色

10 . 三峡及配套工程使长江“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得以贯彻,加快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也产生了上游库区岸坡水土流失和中下游江心岛消退等问题。在库区,三峡工程周期性蓄洪、泄洪,30米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因江水反复冲刷,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下面是治理该问题的两种工程措施:在长江沿线岸坡铺设六棱水泥块(图1)和铺设连锁式支撑砖(图2)。图3为长江中下游一个正在消退的江心岛(虚线为江心岛的原有岸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治理库区岸坡水土流失的两种工程措施中,指出综合效益更好的工程措施并说明理由。
(2)分析长江中下游江心岛消退的原因及危害。
2024-01-19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