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浙江省某坡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该校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不同农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该小组设置了3个径流小区(如下图),均在同一坡面上,长20m,宽10m,坡度15°,坡向东偏南,下设沉沙池,其出口处安装自动水位计,小区间隔仅1m,各小区均采用油菜大豆轮作,试验历时1年。其中,径流小区Ⅰ为顺坡耕作;径流小区Ⅱ有等高土埂,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土埂,宽60cm,高30cm,并夯实;径流小区Ⅲ有草带,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沿坡的草带种植区,宽1m,种植百喜草;



(1)该试验过程的控制变量有_________等。

地表径流量的测定是以一次降雨过程为单位,通过自动水位计记录逐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径流历时。该小组将不同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结果,绘制如下图:



(2)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径流小区_________(填“Ⅰ”、“Ⅱ”、“Ⅲ”)。
(3)对比上图中流量①与流量③所在的径流小区,说明除地表径流外,水循环的其他环节的不同之处。
2022-11-0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20-21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0-11更新 | 298次组卷 | 10卷引用:3.1 自然界的水循环-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必修1)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研究多因素(变量)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把多因素问题分解成若干单因素问题,每次试验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地理事象的影响,而其它不变的因素称为控制变量。浙江省某坡耕地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该校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不同农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


(1)该兴趣小组试验过程中改变的因素(变量)是_________

该小组设置了3个径流小区,均在同一坡面上,长20m,宽10m,坡度15°,坡向东偏南,下设沉沙池,其出口处安装自动水位计,小区均采用油菜大豆轮作,试验历时1年。其中,径流小区I为顺坡耕作;径流小区Ⅱ为等高土埂,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土埂,宽60cm,高30cm,并夯实;径流小区Ⅲ为水平草带,即在坡长方向每隔5m设一草带种植区,种植百喜草。


(2)该试验过程的控制变量有降水、__________________等。
地表径流量是通过自动水位计测定。该小组将不同径流小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结果,绘制如下图。

(3)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径流小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I”、“Ⅱ”、“Ⅲ”)。
(4)在小组成果展示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图示曲线可推断当地降水状况。例如,与6月相比,该地7月降水较_________(填“多”或“少”),这是由于该地6月受准静止锋影响,7月受_________ (填天气系统)控制。
(5)地表径流量的变化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019-08-3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8-19高二上·河南·期中

5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地貌总的特征是地面非常破碎,表现在沟谷密度(单位面积的沟谷总长度)和地面分割度(沟谷面积占流域面积的百分数)两项数值很高。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A戈壁       B沙漠       C黄土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黄土高原的主导地质作用以及形成目前非常破碎的地表特征的地质作用 分别是(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流水沉积D.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大小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B.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粗
C.从西南向东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D.从西南向东北,黄土颗粒越来越粗
2019-08-19更新 | 1019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1)
2011·广东·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7 . (2018·新课标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2018-06-09更新 | 10270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
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
2018-09-30更新 | 1519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其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中间的土壤发红,最下面的则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示意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该地区主要受________(填风向)的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是(            
A.荒漠B.草原C.森林D.河流
(4)下列与黄土高原形成类似的地貌是(            
A.洪积扇B.沙丘C.三角洲D.溶洞
(5)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_,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 蓄水植树种草       B. 植树造林       C. 退耕还林       D. 退耕还牧
2018-09-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训练卷 第4单元 地理
10 . 读水土流失关联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B.仅指土壤的侵蚀过程
C.它包含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各方面的变化
D.水土流失受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制约
2.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该实例体现(  )
A.环境要素与地理环境总体特征一致B.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C.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区域D.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