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材料二 瓮安县两个不同时期工矿业生产示意图。

(1)分析回答石漠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

(2)简要评价瓮安县工矿业生产转变的主要意义。

2017-09-08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地理试题
2020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
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2020-04-04更新 | 428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5 环境与发展(核心素养卷)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高中新教材知识讲学》(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3 . 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貌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
2.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     
A.是岩石的作用B.是气候的作用
C.是生物的作用D.是地貌的作用
3.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资10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4000万立方米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位于库区)土层深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陡坡上开梯田,容易造成(     
A.地震破坏B.土壤侵蚀C.滑坡灾害D.沙漠化
2021-04-0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1-12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地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1-28更新 | 39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省南岭以南,属于岭南地区。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秋季受台风带来的降水影响大。多山,地表起伏大。“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米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



(1)从地形(地势高低)角度,说明该地区农田和民居位置安排的合理性。
(2)指出图中池塘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至少说出3点)
(3)由于人多地少,该村曾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说出该村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该村的主要危害。
2021-09-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远程诚信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揭河底”是黄河小北干流(下图)堆积游荡性河道的一种特殊水文现象,表现为河道剧烈的冲刷,大块大块的河床淤积物被洪水掀起,露出水面高达数米,垂直于水流流线形成一道道泥泥墙,铺天盖地,如排山倒海。数小时后,水退滩露,全部洪水归于一个宽仅数百米的槽中。


(1)分析黄河小北干流出现“揭河底”现象的原因。
(2)评价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
(3)针对“揭河底”现象造成的危害,请说出应对措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该地区20年间粮食亩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B.生态破坏,病虫害影响大
C.气候异常,出现干旱灾害D.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2.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B.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
C.将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D.积极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B.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C.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
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B.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
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D.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
3.该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改变枣林内外裸地间风速风向B.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D.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9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2: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3: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描述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
(2)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3)简述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及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