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我国南方某山区产业以耕作业和矿产开采为主,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地“红色荒漠”面积有所扩大。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面积扩大导致该地(   
A.生物种类增多B.河流含沙量减少
C.地下径流减少D.降水量明显增大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适宜
A.推广立体农业B.鼓励发展放牧业
C.增加粮食种植D.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2019-07-04更新 | 1160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多选题-多选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某校学生设计的研究植被护坡效果的实验装置。当植物根系在砂土中长成后,实验才可以开始。实验开始后,该装置还可以改变的实验条件有(     

A.风力等级B.地形坡向C.降水强度D.地下水流速

3 . 某校学生利用实验(下图)装置开展水土流失的成因探究实验。实验中只有下表中所列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组实验甲实验乙实验丙实验丁
坡面坡度15°15°25°25°
降水强度1mm/h2mm/h1mm/h2mm/h
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abcd
1.四次实验后泥沙收集盆中的泥沙含量可能是(     
A.a>c>b>dB.b>d>a>cC.d>b>c>aD.d>c>b>a
2.在不改造装置的前提下,该实验器材还可模拟或演示(     
A.坡面沟谷地貌B.流水堆积地貌
C.泥石流的爆发D.地面沉降过程
2023-06-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诸暨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材料一甲图中铁路沿线多风沙灾害,草方格沙障可以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从而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乙和丙地貌都是由______作用形成。
(2)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__地貌(地貌类型)。推测图中从A到B,地表沉积颗粒物依次变______(填“粗”或“细”),堆积体厚度依次变______(填“厚”或“薄”)。
(3)黄河中游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当该问题较严重时,丙地三角洲面积将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并可通过______技术(填“RS”“BDS”或“GIS”)获取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目前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恢复较好,该地下渗量变大,地表径流量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从而减轻了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4)结合材料二,描述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将6千克均质土壤分成三等份堆成下图所示的三个小土堆,分别将200毫升水用洒水壶距土堆顶部h或2h的高度上慢慢淋水,以此实验来模拟地理环境的变化。该实验可以模拟(        )

①降水强度与水汽输送的关系          ②植被覆盖与流水侵蚀的关系
③地形起伏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④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1-12高一下·浙江宁波·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图1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耕地紧张 ②乱砍滥伐     ③植被破坏 ④地形起伏大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①③②
2015-08-11更新 | 5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二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