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2-23高一上·浙江金华·期末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1)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减少存在一定动态关系,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正确位置。
A.耕地质量下降、面积减少B.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开垦耕地,植被破坏D.粮食需求量加大、人均耕地减少

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流域存在多种自然灾害隐患,判断“自然灾害”、“主要发生的地形部位”和“防治措施”的一一对应关系,用直线正确连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甲地周边坡面上植树造林能够保持水土的原理。
2023-01-13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22-23高三上·天津武清·阶段练习

2 . 读我国不同地区生态退化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D.土壤盐碱化
2.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1-12更新 | 403次组卷 | 5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22-23高二上·陕西榆林·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读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和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个省会城市附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最轻的是(     
A.呼和浩特B.太原C.兰州D.西安
2.年降水量超过600mm,土壤侵蚀大大减弱的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B.地形坡度小,水流速度慢
C.土壤黏重,不易被侵蚀D.降水强度小,侵蚀力弱
3.延安水土流失对洛阳地区的影响有(     
A.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B.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C.加剧沟壑发展,威胁交通设施安全D.干旱灾害频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023-01-10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4 .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韭园沟地处陕西,为黄河支流无定河中游的一条支沟,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沟壑。韭园沟于1953年开始综合治理,经过多年实践,形成坝系建设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模式。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韭园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1月
2.图中适合修建淤地坝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3.坝系工程建成后韭园沟(     
A.沟谷数量增多B.耕地面积缩小
C.洪峰水位升高D.流域输沙减少
2023-01-10更新 | 449次组卷 | 4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四川绵阳·期末

5 .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环境极大改善。某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左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统计(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延安市改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湿地退化
2.完成左图中信息制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数字地球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对该地土壤固碳效果最好的是(     
A.打坝淤地B.退耕还草C.修筑梯田D.退耕还林
2023-01-10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21-22高二上·云南大理·期末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下图)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南抵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区)部分地区,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黄土颗粒细,土质疏松,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利于耕作,该地农垦历史悠久。现在,黄土高原平坦耕地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带,该区人口承载力低于30人/km2,其中北部低于10人/km2,而实际的人口密度远高于此。人口严重超载,人们被迫开垦30°以上的陡坡地。

材料三:黄土高原煤、稀土和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1)结合黄土高原的降水特点,简要分析降水特点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2)请你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提出合理措施。
2022-08-22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21-22高二上·山东威海·阶段练习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淤地坝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景观。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1条淤地坝。
(2)从建设条件角度,说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梯田的2~3倍,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抗灾效果更加显著。分析坝地农业能实现高产、稳产的原因。

材料二:窑洞是黄土高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青海、内蒙古、甘肃等省区。


(4)说明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为什么选择“穴居式”居住方式。
2022-01-01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20-21高二下·广东汕尾·期末
8 . [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①③⑤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所在地区当前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
(2)说明④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
2021-07-18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主题1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