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要素,在各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材料二:中国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


材料三:黄土高原的暴雨频数

地区

资料年数

暴雨

总次数

其中

年平均

次数

最多年

次数

无暴雨

年数

6—8月

占%

西宁

28

37

35

95.0

1.32

3

7

兰州

28

37

31

83.8

1.32

5

8

呼和浩特

26

112

100

89.3

4.31

10

0

兴县

24

115

98

85.2

4.79

12

0

三门峡

24

106

80

75

4.17

8

0


(1) 概述景观图片从甲地到乙地再到丙地所呈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明依据。
(2)图中丙地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试从气候、水文、植被三方面分析丙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
(3)图中乙地所示的黄土高原地区属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暴雨多、强度大,加之土壤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材料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暴雨的时间分布特征,并从生物措施分析其治理采取的主要策略。
(4)图中甲所示的太湖流域,洪涝是其最大的自然灾害,但该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集、生产力和国民财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淹不得也淹不起。从气候因素分析太湖流域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2020-11-01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