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1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4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2 .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水库于20236219时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完成下面小题。

   

1.[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黄河调水调沙选在该时段进行,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地冲沙减淤D.汛期将至,为防汛做准备
2.为缓解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状况,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植树造林,遏制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收集、储集工程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0-10更新 | 50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下图示意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鱼鳞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B.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彻底治理水土流失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D.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2.图示小流域治理最适合采用兴修小水库、打坝淤地的地点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鱼鳞坑是该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措施,人们在挖坑培埂时往往将半圆形的埂筑得中间高、两侧低,其目的是(     
A.使坑内溢水分散流动,减弱径流的冲刷力B.提高鱼鳞坑美观度,增强观赏性
C.增加鱼鳞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D.增强坑埂的坚固度,防止洪水冲毁坑埂

4 . 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阿姆河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以积雪、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D.从甲到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2.阿姆河的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引发土地荒漠化B.加剧山区水土流失C.旱涝灾害频繁D.加剧次生盐渍化
3.阿姆河流域大规模发展棉花种植,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B.次生盐碱化C.红色荒漠化D.草场退化
2022-06-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黄河流域及相邻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开发的重点有(     
A.发展粮食生产B.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C.修建水利工程,发展航空旅游D.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2.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有(     
A.大力植树种草,改良生态环境B.建设人工草场,提高牧业产出
C.扎设草方格沙障,截留水分D.填补沟壑,扩大灌溉面积
2021-11-10更新 | 43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知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平方千米)年降水量(毫米)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单产(万千克/公顷)粮食总产(亿千克)
1975年19%3334203810%1.231.025
1995年12%4783504235%0.90.975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
(2)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是(     
A.荒漠化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C.大陆性气候减弱D.光照条件变差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     
A.易形成沙尘暴B.物种锐减或灭绝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D.土壤肥力上升

7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沙尘暴
2.图中山脉属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B.植被较少C.农业灌溉用水过多D.蒸发量增大
2021-10-21更新 | 58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性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1)分析闽东南7月份降雨侵蚀力较5、 6月份低的原因。
(2)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019-05-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9 . 燕沟流域位于陕西北部,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国家加强对其治理,流域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下图是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耕地面积增加B.天然林地面积增加
C.人工草地面积减少D.荒坡面积减少
2.燕沟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A.提高人工植被的经济效益B.将天然林改造成果园
C.大力开发、改造荒坡D.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10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57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南师附中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