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石林区的岩石是石灰岩,在常温下与土地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岩石被溶蚀.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 CO2 浓度垂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不适宜的措施是
A.积极营造人工草坡B.将大量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沙漠化B.泥石流C.滑坡D.石漠化
2020-04-05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偏南,干旱少雨,曾经水土流失严重。某研究团队对安定区1957~2012年年降水量与汛期降水量、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进行了统计研究,并绘制了年际变化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7~2012年安定区(     
A.年输沙量缓慢增长B.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C.气候变干趋势明显D.年径流量变化呈增大趋势
2.推测安定区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当地(     
A.土地利用类型变化B.年降水量变化
C.对未利用土地保护D.汛期降水量变化
2020-06-20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A卷)地理试题

3 .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甲、乙、丙三种方案(见农业用地构成表(表1)和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表(表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三种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甲方案因草地比重大而环境效益最好
B.乙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丙方案经济效益始终最佳
D.丙方案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该生态脆弱区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B.江汉平原C.四川盆地D.两广丘陵
2020-04-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所示为我国华北地区特殊的耕作方式,称为“垄沟耕作”,即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起的垄上,第二年则将原来的垄挖成沟,作物仍种于垄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此种耕作方式的产生是由于该地区(  )
A.水利设施不足B.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密度过大D.干旱少雨
2.下列最不可能种植在垄沟耕作区的作物是(  )
A.谷子B.小麦C.棉花D.甘蔗
3.如将该耕作方式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则有利于(  )
①杜绝水土流失    
②肥料集中深施,提高了利用率 
③加大了地面坡度,减缓了地表风速 
④加厚熟土层        
⑤有效蓄纳降雨,增加土壤储水量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2019-05-05更新 | 3861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