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位置如左图所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平均海拔1200~1600米。右图示意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1999年以后,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沟谷的关键原因是沟谷处(     
A.热量丰富B.水分充足C.光照强烈D.土壤肥沃
2.该区域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A.高密度种植林木,增加植被覆盖率B.禁止人类活动,恢复植被
C.人为干预,营造大面积人工林D.选择耗水少或耐旱植被,分区种植
2024-03-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多年生的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耐磨损、耐腐蚀、弹性大、质地坚韧的特点,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行业,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我国自产的剑麻纤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我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云南元谋县(滇中高原北部,101.8°E、25.7°N)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为了改变当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民贫困的现状,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示意云南元谋县河流、山脉与干热河谷的分布。


   
(1)分析干热河谷利于剑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剑麻植物对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
(3)为元谋县以剑麻种植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3 . 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凤凰山南麓,有四条溪水日夜不息自流灌溉。修筑于清朝乾隆年间,到今天仍在发挥着它的功能并不断发展。在修筑的初期,梯田常出现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干涸的情形。后来当地农民通过夯实底土的方式,解决了这一困境。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早期梯田不易储水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气候干燥,蒸发快B.地表起伏大,排水快
C.土质疏松,下渗快D.作物长势好,耗水快
2.修筑梯田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水源条件B.提高农民收入
C.美化居住环境D.减少水土流失

4 . 陕西省由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秦巴山区组成,依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单位耕地化肥负荷、灾害指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进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分级,分为6个等级(等级越高,健康程度越低)。如图为2016年陕西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变化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较高,是因为(     
A.城镇化高,废弃物排放量大B.人口密集,自然增长率高
C.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D.西部大开发,化肥施用量增多
2.提升陕西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主要工作重点是(     
A.陕南提高建设用地的效率B.关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C.陕北实施山地森林化D.关中推广绿色生态农业
2022-07-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雨水冲刷能力和土壤抗侵蚀能力共同影响土壤侵蚀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两个地区土壤侵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辽宁东部雨水冲刷能力强,主要原因是(     
A.坡度小B.降水集中
C.植被稀疏D.土壤质地疏松
2.内蒙古东部与辽宁东部相比,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强弱程度及原因,搭配正确的是(     
A.强 植物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弱
B.强 植物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强
C.弱 植物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强
D.弱 植物根系保持水土能力弱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西雨屏区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降雨丰富,是成都平原产生的NOx和SO2形成的酸雨沉降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自1996年起,该地区大规模退耕还林,停止耕种坡耕地,改种杉树、光皮棒、竹子和茶树等恢复森林植被。研究人员以紫色土坡耕地(玉米地)为对照,分析退耕后形成的不同林地土壤理化属性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1)分析华西雨屏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说明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解释华西雨屏区退耕还林区土壤酸化程度提高的原因。
2022-02-2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苹果树按种植年限可分为挂果初期(10年生以下)、盛果期(10-20年)及挂果衰退期(20年生以上)。陕西省长武县位于黄土高原,其塬面平均海拔1200m,是世界著名的优质苹果适生区。该区域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下图为6年、17年、26年树龄的苹果树土壤水分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B.土地次生盐碱化C.水土流失D.石漠化现象
2.推断图中6年、17年、26年树龄苹果树分别对应曲线(     
A.③②①B.①②③C.①③②D.③①②
3.长武县长期大面积种植苹果树,可能会导致(     
A.病虫害增多B.土壤结构改善
C.土壤表层盐碱化加剧D.1m以下地下水含量增加
2022-02-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168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我国不同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不同(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沙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干旱半干旱地区B.季风气候区C.高寒地区D.湿润地区
2.与C地相比,D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位高B.海水倒灌C.多大风天气D.大水漫灌
3.A. B两地水土流失的危害都包括(     
A.夏季暴雨增多
B.耕地减少
C.地表沟壑纵横
D.岩石裸露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耕作管理可以改变地表微地形条件。黄土区耕作中普遍采用直线坡面、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等高耕作等耕作方式对地表进行处理。人工锄耕和人工掏挖方式下,地表微地形表现为凹凸相间的小丘和洼地,且分布比较随机;等高耕作呈现沟垄相间的微地形特征。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呈现“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面”的规律。下图甲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流量的影响,图乙示意不同耕作方式对产沙量的影响。



(1)描述不同耕作方式下坡面产流量的变化特征。
(2)在降雨条件及坡度、坡长相同的条件下,指出地表微地形起伏大小对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的影响。
(3)简述耕作管理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环境的生态作用。
2022-01-24更新 | 85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甲是我国东北高纬黑土区某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黑土侵蚀量统计图,图乙为编号2切沟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     
①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   ②春季融雪径流量更大
③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   ④雨季雨水径流量较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则沟头发育最深的是(     
A.编号8切沟B.编号6切沟C.编号4切沟D.编号2切沟
2021-11-01更新 | 1502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