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圆叶决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播种后2个月可在地表形成覆盖层。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水土流失严重,当地采取坡改梯+经济作物(油茶)+草(圆叶决明)覆盖模式进行开发性精准治理,达到开发与治理有机结合的良好效果。下图为坡式梯田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紫色土壤性质描述中,宁化县水土流失严重关联性最小的是(     
A.土质疏松,透气性好B.母岩物理风化强烈,土壤固结性差
C.土壤矿物质含量高,略偏酸性D.腐殖质分解较快,土层薄
2.为较快的取得防治紫色土水土流失效果,圆叶决明最佳撒播时间是(     
A.1月B.3月C.6月D.9月
2024-03-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文化课质量检测评价地理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区营造和恢复了大面积的马尾松林,使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林下水土流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人工营造马尾松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弱B.马尾松生长慢,树冠遮蔽较差
C.马尾松属针叶,涵养水源能力差D.林下植被匮乏,生态结构简单
2.长期水土流失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土壤肥力降低B.土层变薄,农业减产
C.土壤沙化加剧D.阻塞河道,影响航运
2024-02-28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3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②使区域气候类型发生变化
③使黄河含沙量增大,塑造华北平原④下游河床淤积,形成地上河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3.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处发展粮食生产B.b处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C.c处植树造林D.d处打坝建库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7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东辽二高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土漏失是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过程。下图为“我国某地水土漏失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一般水土流失相比,对水土漏失形成影响较大的因子是(     
A.坡度B.岩性C.降水D.土质
2.与该过程伴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洼地内涝B.次生盐渍化
C.地下水污染D.石质荒漠化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6 . 某小流域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长汀县,以丘陵地形为主,曾因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大片的“红色荒漠”。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采取封山育林等生态恢复工程,主要种植耐贫瘠树种-马尾松,使流域内林地占比超70%,但部分地区的生态恢复状况仍然较差。近年来,当地通过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治理水土流失,效果十分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角度]20世纪80年代后,该小流域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的原因是(     
A.土质较疏松,抗侵蚀能力弱B.林地面积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C.人口增长快,过度开垦森林D.林地树种单一,地表裸露严重
2.“红色荒漠”给长汀县带来的影响是(     
A.泥沙淤积,长江航运受阻B.雨季防洪难度增加
C.耕地面积增大,粮食增产D.气候变干,土地沙化加剧
3.下列有关该小流域治理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全面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打坝淤地,提高植被覆盖率
C.农业综合开发,养护结合D.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
2023-10-10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坚持不懈的持续治理,已取得举世嘱目的成效,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右图为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地势平坦B.土质疏松C.降水集中D.植被稀少
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是(     
A.采用喷灌技术B.陡坡修建梯田
C.退耕还林还草D.设置草方格沙障
3.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后的主要影响是(     
A.黄河上游水质提高B.农业产值增加
C.黄河下游河床升高D.昼夜温差变大

8 . 读图“我国某生态环境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     
A.土地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该环境问题在我国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3.治理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建设粮食生产基地B.发展交通运输业
C.提高第二产业比重D.增加植被覆盖率

9 . 小流域面积一般不大于50平方公里,但大多涵盖了山、水、林、田、路、村等相关要素。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与发展,对保护涵养水源、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综合整治模式对农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促进多种经营②方便田间管理③完善交通设施④减轻水土流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图中体现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主要是(     
A.开垦荒地,增加种植面积B.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C.治山保水,防治水土流失D.整合农村人居环境

10 . 读我国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斜线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化问题突出B.地形崎岖,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C.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充足,重化工业发达D.沉积作用强,土壤深厚肥沃,农作物单产高
2.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域文化B.海陆位置C.交通条件D.地形地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