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毛乌素沙漠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区域,有着丰富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其面积约4.22×10¹km²,该沙漠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自1959年以来,人们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沙漠的工程性措施,如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鱼鳞坑长径1.5~2.0m,短径0.8~1.4m,坑深0.4~0.7m)。下列左图示意2012—2021年毛乌素沙漠不同年份降水量、植被面积及荒漠化面积变化,右图示意该地沙丘山坡面的鱼鳞坑。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①土壤类型②气候变化③人类活动④植被数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有利于(     
①提高植被成活率②常年保存地表水③水土保持,维护坡面④促进沙土变为黑土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024-02-0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6 资源 环境与区域发展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

2 .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地关系不协调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下图“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2.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
2024-02-05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区域发展(选2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3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绿色植被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扣除自养呼吸后剩余部分)和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下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逐年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最高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000-2020年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降水量增多C.太阳活动D.人类活动
2024-01-26更新 | 82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4 .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分别是(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2.下列关于图中④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5 . 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图12),水土流失严重,进行植被修复非常迫切。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普定县坪上镇农民由原来种植价格低廉的玉米和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受到国内市场欢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普定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据研究,当地不同岩性对地表植被的组成有较大影响,白云岩岩性较致密,石灰岩岩性较疏松(下图)。



(2)阐释白云岩和石灰岩不同岩性对地表植被组成的影响过程。
(3)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说出坪上镇农民种植冰脆李的效益。
2024-01-19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北京专用)-【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6 . 某科研小组对一小流域两次降雨(下图)后流域的产流产沙情况进行了研究。该流域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整体北高南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等下垫面条件多年无明显变化。在前期均未发生降雨的情况下,两次降雨在流域内的降雨总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特征基本一致,但降雨移动方向、降雨量分布不同。流域出口处水文站的监测数据表明,两次降雨后流域的产流产沙状况有显著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两次降雨移动的大致方向分别是(     
A.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B.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
C.自东南向西北,自北向南D.自西北向东南,自南向北
2.与第1次降雨相比,第2次降雨后流域出口处水文站测得的(     
A.径流峰值小、产沙量小B.径流峰值大、产沙量小
C.径流峰值小、产沙量大D.径流峰值大、产沙量大
2024-01-11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 选择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集水面积小于100平方千米的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根据流域特点采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使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各尽其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材料三: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据图说出该小流域治理的措施。
(3)分析该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4)经过小流域治理后,说明该区域农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4-01-11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下期中押题卷(一)-【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8 . 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将下列内容填充到示意图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有(     
a.扩大荒地开垦面积b.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c.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d.农作物产量下降
A.abcdB.badcC.cbdaD.abdc
2.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在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加大开发力度,保证粮食产量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2024-01-09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9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8年9月9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3-每周一测荒漠化及其防治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梯田是适应山地环境而成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江西省利用丘陵地形大力发展山地果业,开发前期直接在坡地上大规模种植果树,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效益。经过长期的探索,当地果园将坡地改造成内低外高的反坡梯田,反坡的梯面上构筑前埂并开挖后沟,同时还在裸露的梯壁和梯面上植草。经过改造,当地果业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梯田农业历史悠久,供养了大量山区农民,很多梯田还被开发成了景区,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梯田撂荒现象也日趋严重。左图是江西省梯田果园模式示意图,右图是梯田撂荒原因占比示意图。

(1)说明当地果园中前埂、后沟与反坡梯田结合的模式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与裸露的梯壁、梯面相比,简析该地在梯壁、梯面上植草的好处。
(3)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梯田撂荒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结合材料,从城镇化角度分析我国梯田撂荒现象严重的原因。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缓解梯田撂荒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12-23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高频非选择题30题)(5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