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1 道试题

1 . “黄河之患,患在多沙”。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黄土高原的治理中,把植树种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涵养水源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水库放水冲沙效果最佳的时间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D.海—气相互作用原理
2021-10-10更新 | 1722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2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好题汇编(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2)

2 .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仅打坝淤地相比,该工程保持水土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     
A.淤地面积增加B.流域降水增多
C.地表径流减少D.蒸腾作用增强
2.地理信息技术在该工程中可利用的方式是(     
A.利用RS监测河流径流量B.利用BDS进行滑坡预警
C.运用GNSS模拟流域降水量D.运用GIS测量河流含沙量

3 . 坝是指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我国黄河流域广泛分布有种类、功能各异的坝。下图是黄河下游某河段丁坝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河流域水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支沟沟头坝的功能是保土护塬②干流上游坝的功能是改善航运
③干流中游水坝的功能是防洪防凌④干流下游水坝的功能是蓄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图示丁坝对河流特征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加剧河岸侵蚀B.增加中心河段流速C.缩短河流结冰期D.抬高河床
4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上湖桑干河,下为海河,全长747公里,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桑干河——永定河——海河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注入渤海。

桑干河流域内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贫瘠、植被覆盖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处于我国生态脆弱带。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桑干河流域成为生态脆弱带的原因。

近两年,长期断流的永定河实现了两次极其难得的全线通水,尽管时间短暂,也让人们看到了永定河常年不断流的曙光。

(2)从全流域角度提出永定河实现全线通水的措施。

一直以来,山西、河北等地多在桑干河流域种植沙棘,已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沙棘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耐盐碱、干旱,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萌荫能力。

(3)说明在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中,沙棘是如何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作用的?

桑干河流域长期为北京市输送能源资源,近些年从输送煤为主转变为输送电力为主。

(4)简述变输煤为输电对桑干河流域和北京两地的有利影响。

5 . 我国T县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是亚热带花岗岩丘陵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典型代表。2000-2010年,T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8万公顷,治理成效显著。下图中左图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实施面积比例,下右图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资金投入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县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陡坡开垦B.生态脆弱C.气候异常D.人地矛盾
2.T县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最经济的是(     
A.封禁治理B.生态林草C.坡改梯D.低效林改造
2022-06-17更新 | 555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7 区域可持续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年平均降水量42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761mm,年均风速3m/s以上,极易发生风蚀、水蚀。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造林,土壤含水量增加,但经过多年植被恢复后,人工林中的油松林地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学者认为需要对油松林进行科学养护。下图示意不同树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阐述该地极易发生风蚀、水蚀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恢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3)与树龄21年油松林相比,简述树龄11年油松林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4)请为该地油松林科学养护提供有效建议。
2024-02-05更新 | 445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冲刺卷三(浙江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浙江专用)
2023·广东·模拟预测

8 . 水系密度又称河网密度,指流域内总河长与流域面积之比,常随气候、地质、地貌等条件变化而变化。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水系密度与年降水量的关系(线段长度表示变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年降水量丰富但水系密度较小,主要是因为(     
①蒸发耗水多②山地丘陵少③植被拦蓄多④陆地面积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黄土高原水系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黄土土质紧密B.沟谷数量多C.土壤肥力高D.土壤多盐碱化
3.降低黄土高原水系密度有利于水土保持,具体措施有(     
①土地平整②土壤深翻③打坝淤地④作物轮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某研究小组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峁坡地进行大台田隔坡梯田、大鱼鳞坑三种模式的改造试验。下图示意同一黄土峁坡地治理工程完成后第10天,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大台田治理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土层厚度小,储水空间有限B.植被覆盖面积广,水分吸收多
C.土层开挖面积大,水分蒸发快D.地形垂直坡面大,水分流失快
2.一次降雨过后,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可能是(     
A.原始黄土坡B.大台田C.大鱼鳞坑D.隔坡梯田
2021-11-22更新 | 157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单元练习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以防洪为首要功能的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其库岸消落带(下左图,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面积达23.4平方千米,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破解库岸消落带治理的世界难题,专家们经过反复试种,找到了消落带生物治理中较好的乔木树种一中山杉(下右图)。截至2023年3月,当地政府已在70余公里库岸消落带上种植了中山杉3200余亩,筑牢了长江库岸绿色生态底色。



(1)推测长江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平均水位最低的季节,并说明推测依据。
(2)结合长江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的特点,分析中山杉应具备的适应性特征。
(3)为改善该地库岸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指出当地政府除生物治理之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