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工程每年都要进行泄洪排沙,利用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开闸放水,利用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以达到防洪和人工调节的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泄洪排沙时间一般会选择在汛期之前,主要原因是(     
A.可以降低水库库容,为防汛做准备B.上中游来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可最大程度的冲沙减淤D.下游需水量增加,补充灌溉用水
2.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下游大力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储集工程
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7-11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这里是中央苏区所在地,也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往年,长汀县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其水土流失面积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重、影响之大居福建省之首。经过多年的治理与修复,长汀县从水土流失重灾区转变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逐步形成了“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2018年成功摘掉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成为山水秀美、景色怡人、脱贫致富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下图为长汀县简图。

(1)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广大且严重的自然原因。
(2)在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长汀县采用了先种草和灌木,再种乔木的生物措施。分析实施该措施的原因。
(3)为长汀县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提出合理建议。
2023-02-01更新 | 53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阳实验、湛江一中、深圳实验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校九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