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合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重庆三环,毗邻两江新区,是重庆六大卫星城市之一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合川区地貌分为乎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合川区东南为华釜山区平行岭谷地形,西部为渝西丘陵盆地平缓丘陵地形,总体呈现“两屏相守,多陵多丘”的山地格局。合川区生态脆弱区面积较大,主要为出现石漠化、水土流失(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等现象的生态功能退化区域。下表示意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调查结果。

等级面积/km²比例/%
一般脆弱2130.6090.9
脆弱202.768.6
极脆弱10.730.5
合计2344.09100.0
(1)简述合川区水土流失脆弱性等级分布情况。
(2)研究表明,合川区大部分剧烈侵蚀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为合川区乡村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合理性建议。
2024-05-23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扁柏属常绿乔木:树冠呈尖塔形,叶片交互对生,排成一平而,顶端优势明显;日本扁柏为浅根性树种,80%以上根系集中分布在0~30厘米土层中。自然分布多生长在海拔1300米~2800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高山或低山丘陵,降水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生长表现最好。下图为九江庐山含鄱口附近林区坡面上的日本扁柏景观。

(1)依据日本扁柏的生长地区,推测日本扁柏的生长习性。
(2)推测该地区水土保持状况。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3)针对上述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2024-04-18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五市九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3 . 小兴安岭西南麓某农场的小流域黑土区(125°16'E,48°58'N)(下图),地形起伏和缓,坡度一般为2°~5°。该区域黑土多发育于较黏重母质,小流域的部分区域会经常性或季节性较长时间滞水,导致表层土壤过湿成涝,形成农业涝渍用地。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部相比,该小流域东部出现较多涝渍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较和缓B.降水较集中C.地下多黏土D.多季节冻土
2.该小流域东部最易形成涝渍现象的月份(     
A.2月-3月B.4月-5月C.7月-8月D.11月-12月
3.该小流域坡面涝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①农作物秸秆还田②修建排水沟③种植耐盐碱作物④植树种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3-05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多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神木县六道沟流域受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交错作用,地形破碎。该流域某黄土丘陵区不同位置受侵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下图示意该黄土丘陵区地形剖面及不同位置侵蚀速率曲线。坡顶区(下图中虚线框区域)地形平坦,土地利用方式一致。东坡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自下而上依次为柠条、沙柳种植区-沙地-耕地,中部有冲沟发育。



(1)指出六道沟流域所受外力作用的时间变化。
(2)比较坡顶区侵蚀速率的空间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东坡中部冲沟发育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一次高考统一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

材料二: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下图为黄河流域图、山东半岛城市群图。


   
(1)比较黄河宁夏段和河南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简述当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3)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带动沿黄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2023-06-20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6 . 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区内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恶劣的生存环境,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榆林探索出“南治土,北治沙”的差异性防治体系,走上“向荒漠要绿色”的发展之路。2018年,榆林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年降水量提高至500~600mm,成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下图是榆林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致使榆林采取“南治土、北治沙”差异性防治体系的原因,主要是两地(     
A.植被覆盖率不同B.降水量不同C.地形类型不同D.耕作方式不同
2.在“南治土、北治沙”防治体系中,均能发挥作用的治理措施是(     
A.修建淤地坝B.平整土地C.实施间作套种技术D.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3.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给榆林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有(     
①空气湿度增加,温差增大②扬尘、沙尘暴天气减少③水土流失现象减少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4-28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7 . 降雨及作物种植方式均对坡面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引起径流区域水土流失的降雨均视为侵蚀性降雨。相同降雨量和坡面条件下,种植方式不同径流量和侵蚀量也不同。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不同种植方式下坡面各月降雨量与侵蚀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影响该地区侵蚀性降雨量的主导因素为(     
A.降雨量B.下渗量C.土层厚度D.坡度
2.导致轮作区3月和5月侵蚀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翻耕B.土壤融冻C.土壤水分已饱和D.植被覆盖率较低
2023-04-04更新 | 86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八所重点学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8 . 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历经千年,清朝《河防述言》记载了一种“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沿着原有河床两侧,内筑多重堤防(如下图),“蓄清刷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     
A.水量B.含沙量C.水质D.流速
2.设计用于对抗常年河道摆动风险的河堤是(     
A.遥堤B.缕堤C.月堤D.格堤
3.该治河方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此后黄河仍出现洪泛甚至改道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     
A.工程技术手段较落后B.对水文变化预测不足
C.没有配套的水利工程D.对水土流失治理不当
2022-05-09更新 | 8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赣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某地黑土流失触目惊心,局部地区在春季3~4月份的融雪期(白天均温约7℃,夜间均温约﹣3℃)融雪造成的黑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某科研机构在该地进行融雪侵蚀实验,模拟相同融雪径流量为3.7L/min条件下,土壤解冻深度分别为1cm、2cm、3cm的三次融雪实验侵蚀率(一定的径流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土壤的侵蚀量),绘制了侵蚀率随时间变化图(如下图)。近年来当地农民采取横坡垄作(沿等高线起垄耕作)、秸秆覆盖和留茬耕作(保留作物根和短茎的耕作)等措施,有效减轻了融雪对黑土的侵蚀。

(1)据图归纳不同解冻深度土壤开始大量侵蚀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原因。
(2)与夏季雨水侵蚀相比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更严重,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述留茬耕作对减轻黑土侵蚀的作用。
2022-05-30更新 | 40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三)地理试题

10 . 河道来沙系数(ζ)是指河流含沙量与流量的比值,主要反映河道输沙能力与水沙变化关系。依据河道来沙系数将水沙运动状态划分为水少沙多(ζ≥0.011)、水沙协调(0.009<ζ<0.011)与水多沙少(ζ<0.009)3种状态。水沙搭配关系越不协调,越容易导致河道冲刷或淤积。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头道拐水文站位置及各季节来沙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头道拐水文站河道输沙能力最大的季节是(              
A.秋季B.冬季C.夏季D.春季
2.头道拐水文站不同季节水沙不协调引起的河道冲淤状态是(              
A.春季淤积B.夏季冲刷C.秋季冲刷D.冬季淤积
3.导致头道拐水文站春季水沙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用水               ②风沙入黄   ③河道封冻               ④降水产沙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6-04更新 | 1015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