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1 . 唐诗中有“烧畬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的诗句。该诗句描绘的现象可能会使(     
A.土地盐碱化加重B.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
C.地表水下渗增多D.水土流失加剧
2024-01-21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百余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A.退耕还草,防风固沙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2024-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地理试题
3 . 为研究不同种植措施对土壤流失的影响,研究者选取某流域相同坡度同一时段天然林、果林、坡地耕作、撂荒(3年)、撂荒(5年)五种种植措施进行土壤流失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完成下题。

甲乙丙三种种植措施分别是(     
A.坡地耕作、果林、天然林B.天然林、坡地耕作、果林
C.坡地耕作、天然林、果林D.果林、天然林、坡地耕作
2023-12-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组合排序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4 . 华北地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石塘小流域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曾经该小流域内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5km²。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过程中,该小流域内新建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进行了疏林补密等,使原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石塘变得“水更碧,山更青,田园风光新”。石塘小流域治理过程中,疏林补密的主要目的是(     
A.美化区域环境B.提高生物多样性C.增加空气湿度D.增强固土能力
2023-09-27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押题卷(四)
6 .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②打坝淤地③开垦荒地④发展水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某研究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左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对该地土壤固碳效果最好的是(     
A.梯田建设B.退耕还林C.打坝淤地D.退耕还草

8 . 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淤地坝是自然形成的,即所谓天然聚湫(qiu,水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后来逐渐演变为人工修筑。而如今,淤地坝(下图)是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中最为简单有效的工程措施,给当地带来了有利影响,但有时坝体溃决对当地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极大危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然聚湫的形成过程为(     
A.阻塞河道→黄土垂直裂隙发育→引发坍塌、滑坡
B.引发坍塌、滑坡→黄土垂直裂隙发育→阻塞河道
C.阻塞河道→引发坍塌、滑坡→黄土垂直裂隙发育
D.黄土垂直裂隙发育→引发坍塌、滑坡→阻塞河道
2.引发坝体溃决的主要因素有(     
①超标准暴雨②坝体开荒率③入库泥沙量④库底面坡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红壤丘陵区营造和恢复了大面积的马尾松林,使各省的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林下水土流失。“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突出问题。据此完成下题。

1.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过度樵采,破坏了原生地面B.马尾松覆盖率低
C.海拔高,地形坡度大D.降水量大,多暴雨
2.长期水土流失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部分林地深层土壤流失B.部分森林根系裸露
C.林地表层土壤盐碱化D.林地土壤养分增加
3.针对水土流失的现状,可以(     
①增加地表光滑度
②进行草本和灌木的补植改造
③扩大耕地面积
④加强宣传教育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22练之南方水土流失

10 . 我国东北黑土地的利用正在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图为两种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分布区之一,黑土地的黑色源于(     
A.土壤中含大量有机质
B.成土母岩为黑色
C.含大量的铁锰黑色金属
D.土壤中水分含量高
2.由图可知,黑土地的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区别是(     
A.保护性耕作以种草种树为主,传统耕作种植粮食作物
B.保护性耕作施化肥,传统耕作施农家肥
C.保护性耕作不翻地起垄,传统耕作要翻地起垄
D.保护性耕作以大型机械化为主,传统耕作以小型农机为主
3.与传统耕作土壤相比,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显著变化是(     
A.土壤生物之间的联系减弱B.生物多样性减弱
C.土壤透气性增强D.土壤肥力损失少
2023-01-0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