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1 道试题

1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治沟造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集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已经完成预期目标,但因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约20%的新造地撂荒。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但没取得理想效果的是(     
A.增加耕地面积B.增加粮食产量C.增加林草面积D.遏制水土流失
2.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评估,第二阶段治理措施的弊端主要是(     
A.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B.不利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C.植被覆盖率高易发火灾D.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欠佳
3.针对新造地撂荒引起的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粮食进口C.鼓励农地流转D.完善水利设施
2022-02-22更新 | 91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1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2 .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②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淤积
③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 ④河流入海口堵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02-24更新 | 840次组卷 | 3卷引用:3.3黄河流域内部协作(精品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     
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
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
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
2021-01-25更新 | 145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年1月河北省普通髙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完成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丙地区—土地沙漠化B.乙地区—水土流失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落水洞在黄土高原分布广泛。在适合的气候条件下,黄土粒度越大越有利于落水洞的形成。黄土高原西部地区落水洞发育程度和密度均远大于东部地区。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落水洞形成过程示意图(上层为黄土层,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好的砂岩层)。据北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决定图示落水洞发育方向的主导因素是(     
A.风力大小B.水流速度C.物质基础D.地壳运动
3.黄土高原东、西部落水洞发育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西部(     
①年降水量更大   ②降水更集中   ③黄土粒度更大   ④黄土层更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1-25更新 | 5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郑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土壤
C.地形D.光照
2021-08-13更新 | 1004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三年(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某校学生利用实验装置开展水土流失成因探究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表中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实验组实验甲实验乙实验丙实验丁
坡面坡度15°25°15°25°
降水强度2mm/h2mm/h1mm/h1mm/h
泥沙收集盘中的泥沙含量abcd

1.四次实验结果可能会是(     
①b>a>d>c
②d>b>c>a
③b>d>a>c
④c>b>d>a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此实验器材无法模拟或演示(     
A.坡面沟谷发育B.流水堆积地貌发育
C.山洪泥石流D.冲积扇上河流改道

8 .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左下圈),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读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比较西柳沟3月和7月的流量与输沙率情况,可得出(     
A.3月流量较小B.7月搬运能力较小
C.3月融雪补给D.7月冰雪融水补给
2.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缓坡植树种草
C.坡脚植树造林D.沟谷打坝淤地
2021-03-19更新 | 98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渭河某河段干支流局部示意图,该河段支流的含沙量远大于干流。随着渭河支流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该河段支流含沙量已大大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河段支流的含沙量远大于干流的原因可能是(     
A.径流总量差异B.植被类型不同
C.地形起伏D.土壤性质
2.研究发现近年来某些季节该河段支流含沙量远大于往年同期。原因可能是(     
A.暴雨频发B.凌汛产沙
C.风沙活动增多D.积雪融水增多
2022-11-13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热身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的粒度分带。黄土高原主要由细颗粒物(黄色粉尘)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给黄土高原带来黄色粉尘的风主要有
①盛行西风   ②东北信风   ③冬季风   ④夏季风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甲地黄土堆积较少,原因最可能是
A.风力增强B.山脉阻挡C.降水偏多D.农耕发达
3.黄土高原地区为
A.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B.水田与旱地过渡地带
C.润湿地区与半湿润地区过渡地带D.农耕区与畜牧区过渡地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