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关于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②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破坏严重④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⑤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2.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生态安全战略工程中,规划目的以保护大河源头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①B.②C.④D.⑤
3.对图中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①——草原广布、千沟万壑B.②——日温差大、降水少
C.③——光照充足、地表平坦D.④——气候湿润、林地多
2021-01-13更新 | 55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2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1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小B.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稳定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脆弱
2.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2022-01-28更新 | 692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三种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甲——次生盐碱化B.乙——湿地萎缩
C.丙——土地荒漠化D.乙——水土流失
2.乙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也较为普通,其成因不包括
A.地势起伏较大B.土质疏松
C.降水强度大D.植被破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借助大力推行“三退三还”(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等措施,四川省西昌邛海湿地水域面积扩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城市湿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邛海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地处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弱
B.主要的生态功能是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C.“三退三还”体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
D.开发利用是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图示区域
A.西昌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90°
B.便捷的水路运输有利于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C.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D.地壳运动较活跃,多地震灾害
2015-03-25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文综地理试卷

6 .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石漠化严重制约着贵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贵州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石漠化发生区域(     
A.随坡度变大,土壤厚度变薄B.随坡度变大,有机质厚度变厚
C.随坡度变大,土壤厚度变厚D.随坡度变小,有机质厚度变薄
2.关于贵州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②全年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多
③喀斯特地貌区,土壤发育差④过度抽取地下水,水量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普高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7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模拟三种坡度均为25°的坡面,对相同降雨强度(70mm/h)持续60分钟降水,研究其输沙速率的变化。下面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下右图为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前15分钟平整坡面输沙速率增加较快的原因有(     
①坡面地表径流大②雨水下渗多③坡面地表径流快④降水强度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与大鱼鳞坑坡面相比,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峰值低、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小鱼鳞坑(     
A.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小B.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较大
C.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小D.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较大
2022-02-14更新 | 827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我国生态脆弱区面积大,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     
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
2.以下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鄂尔多斯高原——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B.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C.云贵高原——过度开采地下水
D.南岭——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9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产量粮食总产量
198519%333 km2520 mm38 ℃10%205 kg1.025亿 kg
199510%478 km2450 mm42 ℃35%135 kg0.975 亿 kg

(1亩≈666.67平方米)

1.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
2.造成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
①植被破坏严重②夏秋季节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地形坡度大⑤过度开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     )
A.易形成沙尘暴B.物种锐减或灭绝
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D.土地肥力上升
10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盐碱化D.沙尘暴
2.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D.蒸发量增大
3.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D.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
2019-10-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