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位置如左图所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平均海拔1200~1600米。右图示意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1999年以后,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沟谷的关键原因是沟谷处(     
A.热量丰富B.水分充足C.光照强烈D.土壤肥沃
2.该区域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A.高密度种植林木,增加植被覆盖率B.禁止人类活动,恢复植被
C.人为干预,营造大面积人工林D.选择耗水少或耐旱植被,分区种植
2024-03-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

2 . 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近年来,该地加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即通过工程机械措施,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沟口筑坝,辅以排洪渠和边坡护理,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地表径流,提高地下水位B.完善基础设施,减少人口外流
C.改造水热条件,实行高产稳产D.解决耕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
2.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     
A.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B.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质灾害
C.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D.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
2023-03-06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堆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其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2022-06-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渍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地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A.A地B.B地C.C地D.D地
2022-02-21更新 | 5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蔚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其北通大漠、南接雁门关,历史上是塞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方,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下图示意不同历史时期蔚县新增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朝新增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B.水源C.土壤D.军事
2.明朝新增聚落可能导致(     
A.城镇化水平提高B.沙漠化问题凸显
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面积萎缩
3.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推测这些聚落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贸

6 . 下图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剧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与异常B.地表崎岖不平
C.经济活动过度D.城市化进程加快
2.②地区森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美化环境
3.形成③④两个地区共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多石质山,土层浅薄B.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C.红壤分布,土质疏松D.地形崎岖,降水量大
2021-12-28更新 | 257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黄河之患,患在多沙”。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黄土高原的治理中,把植树种草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涵养水源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水库放水冲沙效果最佳的时间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D.海—气相互作用原理
2021-10-10更新 | 1722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读图及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1-12高二上·江苏扬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2020-11-13更新 | 151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实验班)

10 . 重庆山区某地因农民开垦坡地种植农作物,出现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石漠化现象。下图为该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及石漠化区域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水土流失最有可能导致该地区(     
A.气候干旱B.降水增加C.农作物产量下降D.地表趋于平缓
2.植被的破坏可能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协调性C.区域性D.整体性
3.该地区出现石漠化现象区域也是重庆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据此分析该区域的岩石主要为(     
A.玄武岩B.石灰岩C.花岗岩D.砂岩
2020-11-11更新 | 72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