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不同的垄作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不同。某研究团队采用137Cs示踪技术对位于小兴安岭西南缘的黑土区进行研究,137Cs的地表损失量和累积量分别与土壤的侵蚀量和沉积量存在一定关系,因而能够提供土壤侵蚀和沉积信息。左图、右图示意研究区内不同垄作坡面及137Cs活度随坡长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状态下,坡面137Cs减少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顺坡垄作相比,横坡垄作(     
A.利于防洪排涝,作物品质更高B.光照利用效率高,产品质量高
C.水土流失较轻,黑土肥力更高D.便于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低

2 . 融雪侵蚀是指因冰雪融化形成地表径流而发生的侵蚀过程,受坡度、土壤水分、汇水面积影响。融雪地表坡侵蚀形成断垄型细沟。黑龙江省某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为横垄农田,冬季留茬,但留茬后的土地易造成土壤侵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地考察发现该小流域垄坡坡顶断垄型细沟发育较少,主要是因为坡顶(     
A.坡度较大,积雪厚度较小B.风力较大,融水蒸发较强
C.土质坚硬,不易遭到侵蚀D.气温较低,顶部面积狭小
2.冬季留茬后易造成土壤侵蚀,是因为入冬前留茬地土壤(     
A.地温较高B.土层浅薄C.质地疏松D.水分较多

3 . 土壤干层是指位于多年平均降雨入渗深度以下,因地表植被过度消耗深层土壤储水导致水分失衡,使土壤含水量长期稳定在6%以下,我们把这一土层称为土壤干层。根据调查,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是一种常见现象。以刺槐为例,下图是黄黄土高原刺槐林地雨季后(11月份)土壤水分状况纵断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干层形成除了与降水有直接关系外,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A.挖鱼鳞坑B.修建反坡梯田C.海拔较高D.土质疏松
2.由上图中可见,降水对土壤水分补偿特点总体表现为(     
A.南多北少,上多下少B.北多南少,上多下少
C.南多北少,下多上少D.北多南少,下多上少
3.结合图文材料判断,土壤干层首先出现在(     
A.淳化至黄陵之间B.黄陵至富县之间C.富县至延长之间D.延长至清涧之间

4 .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梁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下图示意面向市场需求的沟道农业立体生态产业化区域集成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是(     
A.梁峁地B.沟坡地C.川坝地D.黄土塬
2.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其最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涵养水源B.保持水土C.美化环境D.调节气候
3.实现沟道农业高效化生产的最合理措施是(     
A.退耕还林B.打坝淤地C.复垦土地D.种植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降雨及作物种植方式均对坡面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引起径流区域水土流失的降雨均视为侵蚀性降雨。相同降雨量和坡面条件下,种植方式不同径流量和侵蚀量也不同。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不同种植方式下坡面各月降雨量与侵蚀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影响该地区侵蚀性降雨量的主导因素为(     
A.降雨量B.下渗量C.土层厚度D.坡度
2.导致轮作区3月和5月侵蚀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翻耕B.土壤融冻C.土壤水分已饱和D.植被覆盖率较低
2023-04-04更新 | 86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练习地理试题

6 .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下图示意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鱼鳞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B.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彻底治理水土流失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D.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2.图示小流域治理最适合采用兴修小水库、打坝淤地的地点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鱼鳞坑是该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措施,人们在挖坑培埂时往往将半圆形的埂筑得中间高、两侧低,其目的是(     
A.使坑内溢水分散流动,减弱径流的冲刷力B.提高鱼鳞坑美观度,增强观赏性
C.增加鱼鳞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D.增强坑埂的坚固度,防止洪水冲毁坑埂

7 .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示意图》,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D.降水明显增多,水位变高
2023-03-10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8 . 为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县的土壤侵蚀状况,研学小组收集了两种分辨率的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基础数据。根据基于实地监测试验制定的土壤水蚀评价国家标准(表),应用GIS技术,对该县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依据高分辨率(大比例尺)和低分辨率(小比例尺)两种数据得到的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图)。因高分辨率数据与制定国标所依据数据的分辨率更接近,故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类\地面坡度5~8°8~15°15~25°25~35°>35°
非耕地林草地覆盖度(%)60~75轻度轻度轻度中度中度
45~60轻度轻度中度中度强烈
30~45轻度中度中度强烈极强烈
<30中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

坡耕地

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
1.两种方案评价结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分辨率下的(     
A.地面坡度数据差异明显B.土地分类数据差异明显
C.植被覆盖度数据差异明显D.降水强度数据差异明显
2.改善低分辨率方案评价结果“失真”的可能途径是(     
①调整主要影响因素②提高基础数据分辨率③建立新的评价标准④采用新的评价技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01更新 | 39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组卷02-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南高考专用)

9 . 融雪侵蚀是东北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下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该地区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一6~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161718192021
径流量(103立方米/秒)0.62.00.70.60.30.1
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210.43.68.52.5
1.从气温角度,有关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融雪量大,径流量大,侵蚀力强
B.春季气温回升快,融雪速度快,侵蚀力强
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或农作物)保护
D.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出现,使表层土壤可蚀性增强
2.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有利于减轻坡耕地退化是因为(     
①增加下渗量,减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冲刷
②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③防止土壤升温过快引起积雪短时间融化
④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黑土的冲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11-13更新 | 54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泥沙输移比为河流断面的输沙量与该断面以上流域土壤流失总量的比值。东北黑土分布区坡面侵蚀量大,春、夏季水蚀较强,但河流输沙量小。下图为“松花江流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四个河流断面中,泥沙输移比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夏季比,该流域春季水蚀的特点是(     
A.侵蚀量大,坡面侵蚀强烈B.侵蚀量大,侵蚀速度较快
C.侵蚀量小,沟谷侵蚀为主D.侵蚀量小,侵蚀范围较广
3.为减少土壤水蚀,当地农业生产应(     
A.沿等高线耕作B.增施有机肥料C.退耕还草还牧D.实行作物轮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