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在贵州某石灰岩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土壤侵蚀严重,基岩裸露,植被退化。该地区植被表现为“乔木—乔灌林—灌木林—稀灌草坡—稀疏灌草丛”的退化演替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当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海水作用D.冰川作用
2.推断造成该地区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砍伐B.过度放牧C.工程建设D.不合理灌溉
3.在该地植被退化过程中,下列指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的是
A.乔冠层密度B.群落生物量C.植株高度D.植株数量

2 . 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茎、叶、枝等地上部分垂直投影到地面的面积,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黄河流域地势西部高、东部低,西部多为高海拔山地,平均海拔高于4000m,中部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m,东部为滨海平原区,海拔不足100m。图为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改善区集中分布在(     
A.黄河源区B.河套地区
C.中部高原地区D.下游平原地区
2.黄河流域植被显著改善区对流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减少风沙危害,改善大气质量
B.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
C.增加草地面积,发展饲料加工工业
D.扩大森林面积,发展森林加工工业
2023-07-1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当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侵蚀沟,导致了严重的黑土流失。某研究团队分析了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探讨了坡度和坡向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为当地选择展开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和确定治理措施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下图示意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甲)和坡向(乙)的侵蚀沟沟壑密度变化(2021年),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当地坡度和沟壑密度的关系分析,可推测(     
A.9°以下为森林地带B.15°以下垦殖强度最大
C.18°以上为石质荒地D.21°以上坡面汇流最强
2.从坡向看,影响当地沟壑密度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不包括(     
A.黑土质地B.地表径流C.年降水量D.昼夜温差
3.当地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应选在(     
A.3°以下的东坡B.6~9左右的南坡
C.12~15°的东南坡D.18~21°的西北坡

4 . 马蹄峪地处山东省泰山东麓,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壤质地粗糙,受溅蚀和面蚀影响土地多沙砾化,土壤厚度经常变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厚度变薄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土壤受风化作用强B.降雨流水侵蚀严重
C.地形复杂坡度较陡D.人类采石破坏土壤
2.为了减缓该地土壤变薄趋势,应该(     
A.大力引种常绿阔叶林B.修建顺坡垄梯田
C.种植板栗、柑橘等特色林果D.建设沟谷拦蓄工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降水侵蚀力是指降水引起的土壤侵蚀潜在能力,对其时间变化的研究主要采用趋势分析法,数值大小表示趋势强弱,正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上升趋势,负值表示降水侵蚀力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1960-2014年我国松花江流域降水侵蚀力趋势系数等值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松花江流域年降水侵蚀力最强的时间段是(     
A.5-6月份B.6-7月份C.7-8月份D.8-9月份
2.松花江流域最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2021-05-09更新 | 64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招远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指数值越大示意植被覆盖越佳。图左为“2000~2016年黄土高原植被NDV1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图右为“黄土高原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DVI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态与退耕还林政策无关B.不同类型植被NDVI减少趋势均高于增加趋势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态整体上趋向不断改善D.黄土高原植被NDVI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关于森林与耕地面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相对高,森林稳定性差B.人类活动多,森林NDVI指数下降
C.降水变率大,耕地稳定性差D.人工灌溉多,耕地NDVI指数上升
3.黄土高原NDVI指数空间分布特点与成因是(     
A.气候干旱,西北NDVI值相对较高B.农田较多,西北NDVI值相对较低
C.森林较多,东南NDVI值相对较高D.气候湿润,东南NDVI值相对较低
2022-01-26更新 | 37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也不够稳定。下图分别为北洛河流域分布图、北洛河上游1971-2012年输沙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     
A.高原林区B.高原沟壑区C.阶地平原区D.黄土丘陵沟整区
2.造成北洛河上游输沙量年际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B.人类活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保持作用减弱
D.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2020-07-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偏南,干旱少雨,曾经水土流失严重。某研究团队对安定区1957~2012年年降水量与汛期降水量、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进行了统计研究,并绘制了年际变化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7~2012年安定区(     
A.年输沙量缓慢增长B.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C.气候变干趋势明显D.年径流量变化呈增大趋势
2.推测安定区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当地(     
A.土地利用类型变化B.年降水量变化
C.对未利用土地保护D.汛期降水量变化
2020-06-20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A卷)地理试题

9 .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地区月均降雨侵蚀力与月均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推断,闽东南地区
A.月均降雨量与月均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较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6月份受台风控制,降水量大且多暴雨,降雨侵蚀力达到峰值
C.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脊影响,降雨量减少,降雨侵蚀力随之减小
D.8月份受锋面雨带南移影响,降雨量增大,导致降雨侵蚀力增大
2.为了缓解该地区水土流失,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营造薪炭林   ②发展立体农业   ③退耕还湖   ④大量修建梯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4-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是通过标准化降水与潜在蒸散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偏离常年的程度,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理想指标。下图为1960—2016年黄土高原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空间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整体呈现变干趋势的地区为(     
A.陕西北部B.山西北部C.内蒙古南部D.宁夏全部
2.导致黄土高原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B.太阳辐射C.距海远近D.大气环流
3.仅考虑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整体变化趋势的影响,图示区域(     
A.土地荒漠化加重B.水土流失加剧C.生物多样性增多D.土壤板结严重
2021-05-25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