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马尾松,松科松属乔木植物,因其枝叶似马尾,故名马尾松。作为南方红壤区防治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对南方红壤区的生态恢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发现,马尾松人工幼林水土流失情况仍然严重,若在林下种植灌木、草本植物,则减流减沙效益会进一步提高。下图示意马尾松人工幼林。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红壤区主要植被类型是(     
A.常绿针叶林B.常绿硬叶林
C.热带季雨林D.常绿阔叶林
2.关于马尾松人工幼林坡面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与过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南方红壤区年降雨量大且集中,对地面侵蚀能力强
B.林下植被尤其是草本植物匮乏,林下植被覆盖度低
C.人工幼林树冠覆盖层低,对雨滴动能的减弱作用弱
D.南方红壤砂砾化严重,坡地土层薄,抗侵蚀能力差
3.在马尾松人工幼林下种植灌木、草本植物会提高减流减沙效益的原因是(     
A.增加植被覆盖度B.增强雨滴动能
C.增加径流率D.提高土壤肥力
2024-01-03更新 | 3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安全易错突破(4大易错)-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 . 剑麻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较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弹性大等特点,用途广,多用来制作各种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而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云南元谋(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针对该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元谋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盐渍化②降水较少蒸发强,气候干燥③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④高寒缺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剑麻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体现在(     
①叶片宽大,蒸腾作用强,减少地表径流②叶片可拦截降雨,减弱雨水对土壤侵蚀
③剑麻枯叶可以蓄水,延迟地表径流形成④剑麻根系发达,强化土壤抗侵蚀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为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该地今后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措施是(     
A.延长产业链,发展剑麻深加工B.增施化肥,提高剑麻产量
C.大力开采地下水,扩大种植面积D.开拓剑麻的非洲市场

3 . 2023年5月1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长白山景区面向所有游客免门票开放。游客上山过程中经过位于海拔2000-2550米的苔原带,调查发现该时段正是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图示意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率(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随海拔增加而升高的时段是(     
A.立春—惊蛰B.谷雨—小满C.芒种—小暑D.白露—寒露
2.与夏季相比,春季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更严重,原因是(     
①土壤表层解冻,易被侵蚀②气温回升快,坡面径流量大
③山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④植被覆盖差,对径流阻挡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游客增多可能给长白山区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碳排放,加快全球变暖B.破坏山地植被,导致坡面径流加剧
C.提高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D.流动人口增多,基础设施条件变差
2023-11-12更新 | 550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北京专用)

4 . 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完成下面小题。


       
1.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     
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
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
2.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     
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
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5 . 读甲、乙两省区优势水果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省区优势水果种类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光照D.土壤
2.与传统的谷物种植相比,甲省区栽种苹果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抑制土地荒漠化B.防止土壤盐碱化C.减轻水土流失D.恢复与保护湿地
3.近年来,甲省区苹果收获后,能迅速进入长沙市场,这得益于(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B.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C.互联网的快速发展D.温室大棚的广泛推广
2023-10-2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卷三 产业区位因素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沟道治理一直是重中之重。沟道治理主要包括淤地坝、水库等工程建设。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当地人择沟道而居,因此,该地有着悠久的打坝治沟历史,也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的说法。完成下面小题。

1.对“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的合理解释是(     
A.打坝蓄水,调节了小流域的气候B.打坝抬田,增加了耕地面积
C.打坝降坡,减缓了小流域沟道发育D.打坝淤地,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
2.除打坝治沟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谷地修建储水窖B.谷地开挖排水渠C.坡地修筑鱼鳞坑D.坡地铺设草方格
2023-10-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部分 模块检测卷 测试二 学业水平等级性测试卷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7 . 水土流失是我国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治理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面貌持续向好,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     
①降水量大且强降雨频次高②植被覆盖率低③流域面积较大④中上游地势起伏较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部分 专题检测卷 专题一 区域的特征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8 .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水库于20236219时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完成下面小题。

   

1.[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黄河调水调沙选在该时段进行,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地冲沙减淤D.汛期将至,为防汛做准备
2.为缓解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状况,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植树造林,遏制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收集、储集工程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0-10更新 | 50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A卷·高中名校好题基础达标卷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9 . 某小流域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长汀县,以丘陵地形为主,曾因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大片的“红色荒漠”。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采取封山育林等生态恢复工程,主要种植耐贫瘠树种-马尾松,使流域内林地占比超70%,但部分地区的生态恢复状况仍然较差。近年来,当地通过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治理水土流失,效果十分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角度]20世纪80年代后,该小流域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的原因是(     
A.土质较疏松,抗侵蚀能力弱B.林地面积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C.人口增长快,过度开垦森林D.林地树种单一,地表裸露严重
2.“红色荒漠”给长汀县带来的影响是(     
A.泥沙淤积,长江航运受阻B.雨季防洪难度增加
C.耕地面积增大,粮食增产D.气候变干,土地沙化加剧
3.下列有关该小流域治理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全面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打坝淤地,提高植被覆盖率
C.农业综合开发,养护结合D.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
2023-10-10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A卷·高中名校好题基础达标卷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10 .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部分河段在大堤的束缚下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某悬河段两岸农民曾在黄河主河槽两侧自发加建生产堤。黄河滩区指黄河大堤与生产堤内的临河黄泛区,它既是行洪、滞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图为该悬河段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在黄河大堤内自发加建生产堤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河水流速,提高冲淤能力B.减少水流对黄河大堤的冲刷
C.促进泥沙淤积,提高土壤肥力D.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经济收入
2.黄河滩区居民外迁、生产堤拆除有利于黄河下游(     
A.提高滩地土地利用率B.降低主河槽汛期水位
C.减少滩地泥沙来源D.增加河流汛期流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