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淤地坝。

(2)说明沟道中修建多条淤地坝所起的生态作用。
(3)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集水面积小于100平方千米的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根据流域特点采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使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各尽其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材料三: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据图说出该小流域治理的措施。
(3)分析该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4)经过小流域治理后,说明该区域农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4-01-11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4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经济带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实现了从“区域经济”到“流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长江作为“黄金水道”成为了资金、人口、资源等多要素流动的大动脉。

近十年间,仅上海就有179个项目、投资1360亿元的产业向武汉、重庆等城市转移。转移产业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为主。云贵的喀斯特地区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下图)。

(1)请简要说明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依据。
(2)比较成渝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简述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出上海产业转移对武汉、重庆等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
(4)说明云贵地区“石漠化”对长江流域的不利影响。
2023-12-19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6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勺状沟壑”。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


材料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以滞洪拦沙和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


(1)在黄土高原,溯源侵蚀普遍存在,指出其在勺沟的发生位置,并说明勺沟发育的过程。
(2)简述淤地坝对减轻沟谷侵蚀的发生机制。
2023-09-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导致石灰岩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现象。我国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1.8X106hm2,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占45%。广西石漠化严重、导致其生态系统极其脆弱。耕地“非粮化”是指在耕地从事-切与粮食作物无关但仍属于农业生产范畴的行为。广西石漠化地区2022年“非粮化”面积为1.324X106hm"。图为广西石漠化地区耕地“非粮化”面积比重空间分布图。



(1)简述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描述广西石漠化地区耕地“非粮化”而积比重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广西石漠化地区耕地“非粮化”严重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秦岭横贯陕西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左图为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段称为“地上河”。右图中渭河河段为地上河。



(1)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试从地理角度评价秦岭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3)简述人类活动对右图中渭河河段地上河形成的影响。
2023-07-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是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位居我国第5位,年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752.4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的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充分发挥有水有煤、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

材料二: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岩层广布,是我国主要的mm)关系图,下表为流石漠化发生区。下图为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域内不同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吨/km2)。

年平均侵蚀量(吨/km2)
山地643.4
盆地丘陵190.6
沟谷163
(1)说明石漠化的自然原因并简析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对应关系。
(2)针对流域内不同地形,分别提出保护水土的具体措施。
(3)分析贵州省“西电东送”的区位优势。
(4)贵州省形成煤—电—煤化工、煤—电—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建材等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多年生的热带植物,叶片宽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其纤维具有耐盐碱、耐磨损、耐腐蚀、弹性大、质地坚韧的特点,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行业,内含的剑麻皂素等可用于抗癌药物的合成,剑麻残渣可作饲料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我国自产的剑麻纤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我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云南元谋县(滇中高原北部,101.8°E、25.7°N)干热河谷地区扶贫工作队,为了改变当地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民贫困的现状,在农技专家指导下推广剑麻种植,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示意云南元谋县河流、山脉与干热河谷的分布。


   
(1)分析干热河谷利于剑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剑麻植物对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
(3)为元谋县以剑麻种植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广,引发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国家实施了水土重点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对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鱼鳞坑可储水护坡,是陡坡地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图为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图甲)和景观示意图(图乙)。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试分析黄土高原建设鱼鳞坑的生态效益。
2023-03-16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占区域陆地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I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II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Ⅲ(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IV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从气候和植被特点两个方面,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分析在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目的。
(3)简述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