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图1为“黄土高原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图2左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虚线为年降水量线,右图为黄土沉积特征与厚度分布图。



(1)根据图1把下列序号填入图中A、B、C、D的空格中,每个序号限填一次。
①破坏植被 ②人均耕地和燃料减少 ③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④土地退化
A____;B____;C____;D____
(2)根据图示地形推测兰州东侧黄土层较厚的原因。
(3)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4-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水河流域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水量不稳定。下图为宁夏清水河流域简图,下表为清水河流域不同时期某些地理概况。


时期(年)主汛期降雨量变化率(%)泉眼山年均输沙量(亿吨)时期(年)水库建设数量(座)淤地坝建设数量(座)
1980~1989-180.181980~1989918
1990~1999210.451990~19991413
2000~2009-100.252000~200910239
2010~2015-70.092010~2012026

注:主汛期降雨量变化率指某时段主汛期降雨量与多年平均主汛期降雨量的比值,正值表示增加趋势,负值表示减少趋势。

材料二:清水河上游固原市黄土丘陵广布。当地采用生物谷坊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生物谷坊以具有一定间隔的柳桩为框架,将装有不同粒径砂砾的砂袋堆放其中,置于沟谷底部,上面可种植红柳等耐旱植物。下图为生物谷坊截面示意图。


材料三:“宁夏枸杞”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古就有“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的说法。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21世纪以来,宁夏在清水河流域打造了枸杞产业带。


(1)依据表格概括输沙量变化特点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说明生物谷坊在该地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3)近年来,宁夏在清水河流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发展依据。

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以中卫市黄河右岸浅层地下水为水源,向海原、固原等地供水,计划2023年底基本贯通。
(4)简述该供水工程贯通后对清水河流域发展的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内分布有7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等功能。流域为国家重要能源安全支撑区,多以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在能源矿产的深加工方面,发展规模受限。下图为黄河流域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与生态功能区分布图。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区域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图中①②两地生态保护的重点分别是________。从水环境的角度,分析黄河流域能源工业的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____
(2)黄河流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请你为如何协调黄河流域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2023-01-04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土高原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但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图2为鱼鳞坑示意图,图3为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第四纪的风尘堆积物,推测该时期的气温特点____(填“温暖”或“寒冷”);据图1推测当时该地区的主导风向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黄土高原地表由于____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特点,这种地貌特点易造成____、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该地区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影响该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
(4)鱼鳞坑能够拦截____,增加____(填水循环的环节),从而起到保水作用。
(5)据材料二说明修建鱼鳞坑需避开7—9月的原因。
2022-12-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缙云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主要表现为雨滴击溅和径流剥蚀。太行山绿化工程是我国重大减灾项目之一,工程目标是营造森林3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5%左右。下图为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年降雨量和气象站点分布图。



(1)降雨量最大的气象站是____,解释其原因____
(2)简述雨水侵蚀土壤对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说明森林增加对减少雨水侵蚀土壤的作用。
2022-08-01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下图左图)以水少沙多、含沙量高而著称。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黄河径流量急剧减少,年均输沙量也发生重大变化,对下游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某科研团队选取兰州、头道拐、龙门和潼关4个典型干流水文站开展了1950—2010年黄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研究,绘制了不同年份兰州至潼关段的年均输沙量折线示意图(下图右图)。



(1)黄河水沙大幅减少可能引发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
(2)指出1950—2010年兰州至潼关段黄河年均输沙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3)分析1950—2010年潼关水文站年均输沙量变化的原因。
2022-06-17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仿真模拟地理试题
10-11高三·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7 .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2是图6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粮食总产量(亿吨)粮食播种面积(亿公顷)粮食单产(吨/公顷)
全国A、B、C三省东北三省全国A、B、C三省东北三省全国A、B、C三省东北三省
19853.790.760.361.090.170.133.484.472.77
20054.840.810.741.040.150.164.655.40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2019-01-30更新 | 5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高中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能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1)将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
(2)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2018-08-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浙江省萧山中学地理选考复习资料17整体性差异性
9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黑土土壤肥沃,我国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左图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图,右图为我国黑土、黑钙土分布图。

(1)简析图示两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黑土有机质丰富的自然原因。
2018-08-21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浙江省萧山中学地理选考复习资料17整体性差异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甲、乙两地过度发展种植业,分别说出两地易广泛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2018-08-1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浙江省萧山中学地理选考复习资料9 环境保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