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长汀县位于武夷山南麓,是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下表为长汀县不同类型用地占土地总面积和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

比例(%)林地草地旱地水田其他土地利用
(交通建设、工矿用地和裸地等)
占土地总面积71.3116.763.137.531.72
占流失总面积48.1835.1212.6204.08
(1)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其他土地利用所占比例低,但治理难度大,说明理由。
(3)分析治理长汀县水土流失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暑假,小红参加了学校的“假期地理实践社团”,沿图示路线自北向南进行旅学调研。小红发现土壤也会变换颜色,在图示不同区域土壤颜色会呈现出黑色、黄色、红色的变化。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土壤的颜色与有机质的含量、成土母质的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小红暑假调研路线和不同地区土壤的颜色。



(1)从颜色、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方面,分析C地区土壤的特点。
(2)图示A、B、C三个地区,土壤肥力最好的是____(填写字母),从生物的积累量、气候和地形等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____
(3)B地区土壤表层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3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坡度较大的坡面上沿等高线挖半月形土坑,形如鱼鳞,称鱼鳞坑(图1)。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坑内种树,可保土保水保肥。一般的,修建鱼鳞坑会避开某个季节,否则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现实中这种鱼鳞坑的蓄水能力较弱,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如果将鱼鳞坑扩大,提高外硬的高度(图2),将坑内乔木和灌木混交,这被称为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鱼鳞坑保土、保水、保肥效益将会明显提高,但云贵高原相较黄土高原,对该技术的适宜性较差。

(1)判断修建鱼鳞坑要避开哪个季节,并说明理由?
(2)请结合水循环的知识,分析鱼鳞坑具有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原理?
(3)与黄土高原相比,说明云贵高原采用大鱼鳞坑双苗造林技术适宜性差的原因?
5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自然区的名称是:________
(2)通过三大自然区划分的界线可知_______________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3)C区既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以________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这说明了区域内部也具有_______性。
(4)黄土高原位于图中________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常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请写出三种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是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下图为长汀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1985年该县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31.5%,据计算1年内1平方公里内土壤侵蚀量高达5000—12000吨,植被覆盖度仅5%—40%。


(1)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当时该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名贵珍禽”长汀河田鸡因主产于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2006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镇历史上交通不便,河田鸡种质资源得以保护。汀江两岸稀土矿资源丰富,据考证稀土能促进河田鸡生长并改善肉质风味。河田鸡在无污染自然环境中,以稻谷、瓜菜和薯类为食。放养150天—180天后上市,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2)简述长汀河田鸡品质优良的原因。

2014年长汀县森林覆盖率79.8%,2016年以来,长汀县推动重点产业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以稀土、医疗器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新格局。


(3)阐述长汀县选择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依据。
7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丙地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2)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
(3)假如你是该中学地理小组成员,结合材料二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近年来,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活动一   认识黄河之“浊”与“清”下面为该小组查阅的黄河流域示意图和各水文站不同时段年均输沙量统计图。




(1)据图分析,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____(上游、中游、下游);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明显____(增加、减少)。

活动二   探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2)下图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甲、乙装置初始实验条件相同,且均为平放。分别对装置进行以下不同的操作,请你对比a、b容器内水的浑浊程度:

①增加甲装置注水箱水量,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②将草皮铺设到甲装置泥土上,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③稍微增加甲装置坡度,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④压实甲装置的泥土,则容器____(a、b)的水更浑浊。

活动三   探究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原因


(3)请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999年以来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活动四   探究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变化的利与弊


(4)从利或弊中任选一个角度,简述1999年以来黄河年均输沙量变化可能对下游产生的影响。
2022-12-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年1月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9 . 下面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右图为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冲积扇形成的外力作用是其泥沙多来自(填“黄土高原”或“内蒙古高原”)。
(2)描述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黄河冲积扇上黄河河流形态特点,并说明理由。
2022-12-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学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B卷)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喀斯特地貌集中区,90%属于山区,山多地少,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危害严重,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为脱贫致富,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农民摒弃原来价格低廉的玉米、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下图为当地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的统计图。

(1)从坡度对土壤影响的角度,分析该地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分析石漠化给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
(3)说明当地改种特色水果冰脆李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