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环境。王东沟小流域位于陕甘交界处的陕西省长武县,海拔范围在983~1251m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曾是典型的以农为本的传统农业区,农民的生活状况属于基本温饱。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引进、推广种植苹果,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下图示意王东沟小流域范围。

(1)据图描述王东沟小流域南北部地势特征差异。
(2)分析王东沟小流域南、北地形差异对该流域农业类型的影响。
(3)分析王东沟小流域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4)简述王东沟小流域推广苹果种植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西北干旱沙漠矿区的煤炭储量丰富,拥有大量露天煤矿。内蒙古乌海市东部存在露天矿区(左图所示),露天采煤形成的巨大矿坑侵入河道,改变了局部小流域水系结构。随着露天煤矿开采规模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某研究团队提出“矿坑蓄洪”综合利用的地表水系恢复方案(右图所示),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的矿区修复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1)指出乌海市东部露天煤矿所处小流域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
(2)分析“矿坑蓄洪”方案的可行性。
(3)简析该地“矿坑蓄洪”综合利用方案实施的生态意义。
2024-03-14更新 | 109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等5地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模式之一,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状若鱼鳞的半月形坑穴,并在坑内栽种植被,可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鱼鳞坑等生态整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家发现黄河三角洲的范围有所缩小,一部分海岸线向内陆退缩。图为鱼鳞坑景观图。



(1)说明鱼鳞坑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2)指出黄土高原生态整治工程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说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黄河三角洲范围缩小的关联性。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东南部的滨海山州立公园以滨海山地为基础,由年代久远的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生物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游客长期自发在山间穿梭,形成旅游步道。每年夏季,滨海山州立公园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尤其是旅游步道上的土壤条件急剧恶化。为加强滨海山州立公园生态修复,部分学者提出应以自然恢复为主,部分学者提出应对步道体系进行人工改造。图1示意滨海山州立公园的位置,图2为旅游步道典型景观。



(1)简述滨海山州立公园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原因。
(2)分析公园山坡上旅游步道的形成对其土壤的破坏。
(3)你认为滨海山州立公园步道改造应以自然恢复为主还是以人工改造为主,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4-01-16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作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其大规模的经果林开发已成为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某团队在江西某脐橙果园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该果园原生坡度约为18°,土地覆盖类型为灌草地,用挖掘机开挖整理形成水平台阶,台面宽4m。下图示意果园建成后第二年、第三年10月果园景观,下表示意原生植被(对照)与水平台阶土壤养分。


样地土层/cm土壤养分含量//(g·kg⁻¹)
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
原生植被
(对照)
0~550.081.640.4411.29
5~1034.821.090.3610.57
10~2023.530.640.3312.08
水平台阶0~54.880.220.297.56
5~107.480.260.257.29
10~205.120.320.287.36

(1)分析原生植被(对照)土壤有机质含量远高于水平台阶的原因。
(2)描述水平台阶土壤有机质垂直分布特征并推测成因。
(3)为减轻水土流失,请为该果园提出合理建议。
2023-12-2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以防洪为首要功能的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其库岸消落带(下左图,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面积达23.4平方千米,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为破解库岸消落带治理的世界难题,专家们经过反复试种,找到了消落带生物治理中较好的乔木树种一中山杉(下右图)。截至2023年3月,当地政府已在70余公里库岸消落带上种植了中山杉3200余亩,筑牢了长江库岸绿色生态底色。



(1)推测长江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平均水位最低的季节,并说明推测依据。
(2)结合长江三峡库区库岸消落带的特点,分析中山杉应具备的适应性特征。
(3)为改善该地库岸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指出当地政府除生物治理之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侵蚀沟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对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均可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侵蚀沟发育、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差异。侵蚀沟快速发展,其危害日益加剧。下图示意2021年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向的侵蚀沟特征值变化。

   

(1)研究发现,相同坡度的坡顶与坡底,坡顶处侵蚀沟数量少。分析其原因。
(2)与阴坡相比,判断阳坡侵蚀沟发育程度的强弱,并阐述原因。
(3)分析侵蚀沟的发育对耕地的危害。
2023-09-04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外国语学校等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武夷山南麓的丁黄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客家村落。客家是中原汉人躲避侵扰、南迁所形成的汉民族支系。客家人以前多居住在山区,当地传统客家饮食多煎炒、油重味浓、多高热量高蛋白莱肴,以“咸、香、肥、烧(热)”而闻名。丁黄村所在之地山高林密,多种植香樟树。土木结构的吊脚建筑就地取材,鳞次栉比依山沿河而建,村落布局合理、南北通透。当地民风淳朴,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村中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常年罕见蚊子。这里也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与单纯种草或种树相比,当地在山坡上将草、灌木、乔木混种,该措施预防坡面侵蚀的效果最好。下图为丁黄村地理位置、等高线及聚落分布图。


   
(1)分析该村常年蚊子稀少的原因。
(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说明当地饮食“咸、香、肥、烧(热)”的形成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草、灌木、乔木混种预防坡面侵蚀效果最好的原因。
2023-07-0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图一为陕西地理简图,图二为2010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1)陕西人口分布的特征:由南、北向中部____,中部关中平原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2)2010年陕南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该地区就业人员比重超过了66%,陕南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的原因:____
(3)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
(4)陕北地区近年来人口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简述陕北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2023-06-19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是一个崩岗侵蚀大县,也是崩岗治理的“发源地”,2017年,该市列入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当地采用“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等模式对崩岗进行治理,把荒废的崩岗侵蚀劣地变成绿色“聚宝盆”。图1为崩岗侵蚀地貌景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崩岗治理模式图。
      
(1)描述崩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崩岗治理模式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原理。
(3)简述崩岗治理模式如何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
2023-06-15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东源中学高考模拟地理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