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以来第二次蓄水达到设计最高水位170m,大坝加高后淹没大量耕地。在水位上涨前,丹江口库区进行移土培肥工程,把即将淹没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剥离,转移到交通便利、海拔在182m以上、距库岸5km以内的瘠薄耕、园地。在耕、园地覆土时,不直接覆土,而是“坡改梯”(坡地改为梯地)后再覆土。移土培肥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生态工程”。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下图为丹江口库区示意图。

(1)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处哪处最适合建设移土培肥工程的覆土耕地,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除“坡改梯”工程外,列举该地耕地建设的其他配套工程。
(3)从惠民、生态的角度,阐述库区实施移土培肥工程的意义。
2 .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气温在311℃,夜间气温在-60℃,昼夜温差较大。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2)说明土地流转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积极作用。

专家指出,采取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3)留茬耕作、垄沟秸秆覆盖和横坡垄作三种耕作方式任选其一,阐述其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4-04-1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题
3 . 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人工林区分别是什么?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和E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会对长江径流量和水质起到什么作用?
2024-04-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大兴安岭北部秋季开始积雪,到来年春季消融殆尽。研究发现,自1974年以来,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深度呈弱上升趋势,积雪初日显著推迟,积雪终日显著提前。积雪深度越大,对地面的隔热作用越大,雪面和地面温差越大。图1示意大兴安岭北部,图2示意近50年来大兴安岭北部平均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

(1)说明大兴安岭北部成为我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的原因。
(2)推测近50年来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期间气候变化。
(3)指出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4)比较大兴安岭北部积雪期间雪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5)有专家认为大兴安岭北部积雪变化可能对当地水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试加以说明。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²,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71.2 mm,最大24 小时降水量为44.7 mm。2019年5月,在许教授的指导下,对黄河上游的西柳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西柳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分析西柳沟中游主要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
(3)针对西柳沟上游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治理措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喜温暖抗干旱,生长期需适当高温才能生长旺盛,冬季无严霜冻害地区最适其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只要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都可生长良好。油橄榄保健营养价值高,是食用油、医药、化妆品等的原料。位于云南省南部,隶属峨山县的甸中镇,多河谷、丘陵、山地,过去石漠化严重。如今,石漠化严重的荒山成为漫山遍野的油橄榄种植园。漫山遍野的油橄榄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致富树”,也使土地石漠化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下图示意甸中镇位置和石漠化、油橄榄景观。


(1)分析甸中镇土地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甸中镇油橄榄规模化种植在治理石漠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4-04-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5 自然地理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4大热点角度)-【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双河溶洞群位于川黔南北褶皱带北部区域,溶洞洞顶区域海拔600~1700m,主要有峰丛、洼地、峡谷等地貌形态。洞顶区域有美丽的田园、森林、温泉等,人类活动频繁。该区域地质构造简单,易发生洪涝灾害,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水土污染等问题较严重。下图示为洞顶区域局部地质构造。


(1)分析当地出现石漠化的原因。
(2)当地易发生洪涝灾害且对洞穴景观产生破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针对洞顶的地质现状,请你为保护该地环境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4-04-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人们利用黄河水灌溉、发电,还开发了许多旅游资源。但是黄河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民间对此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描述;黄河在春季易发生凌汛,在干旱严重时下游出现断流现象。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关。简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洪涝、盐碱、缺水、风沙是黄河下游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洪涝、盐碱、缺水的原因。
(3)为共同抓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黄河中上游地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2024-04-0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北黑土经过长期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影响到区域粮食产量的稳定。下表示意2007—2014年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海伦黑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5°坡部分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监测结果。

土地利用方式

总侵蚀量(吨/公顷)

平均每年侵蚀量(吨/公顷)

流失的土壤厚度(毫米)

免耕

7.14

0.51

0.05

传统耕作

339.12

24.22

2.42

横坡垄作

12.59

0.90

0.09

简述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流失的影响,并说明为应对黑土流失可采取的措施。
2024-04-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文综模拟地理试题03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占区域陆地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Ⅰ(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Ⅱ(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Ⅲ(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IV(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分析在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目的。
(2)简述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
2024-03-3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