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大河中,黄河以含沙量大而著称,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含沙量的变化,黄河以河口、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

(1)简述黄河上、中、下游干流泥沙含量的变化特点。
(2)说明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变化的原因。
(3)分析黄河下游流域狭窄的成因。
(4)简述黄河下游自古少河运的原因。
2023-03-23更新 | 21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地域分工明确、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


(1)A地所在省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8%以上,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的93%以上,2008年粮食产量创历史记录,达363亿斤,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说出A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引起该地区近几年来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2)B地近二十年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发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土地利用构成、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
秸秆薪柴煤炭沼气小水电其他
1987年50.3%32.4%10.3%0.5%0.8%5.7%
2007年20.5%10.8%15.4%35.3%15.2%2.8%

请为该小组拟定开展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课题名称,推测该地土地利用构成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图中B处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迎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今后寻求经济强势的关键所在。请结合所学知识,今后在迎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3-02-08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


材料二: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类型

比重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7.646.126.3
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
68.527.71.02.8
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
67.033.0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2)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A: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B: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请你在材料一中的甲、乙两地区,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
4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丙地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2)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
(3)假如你是该中学地理小组成员,结合材料二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沟壑侵蚀是埃塞俄比亚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下(地下水的作用大于地表水),通过岩土体水分饱和—沟岸坍塌—沟头溯源后退而实现。某小流域年降水量约1400mm,降水集中在湿季,古老的玄武岩广布,部分地区覆盖着由玄武岩风化形成的风化壳和土壤。该小流域高地侵蚀率为每年每公顷8.73吨,中部地区为20.76吨,低地可达49.33吨。高地以森林为主,低地以牧场为主。为治理沟壑侵蚀,该流域早期兴建了部分淤地坝,但淤地坝的建成反而加剧了坝体上游的沟壑侵蚀。近年来,当地在坡地营造以金合欢为主的经济林,显著减轻了沟壑侵蚀。下图示意该小流域的地形。



(1)一般情况下,地形平坦的区域侵蚀较弱,但该流域低地牧场沟壑侵蚀率反而最高,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分析淤地坝的建设反而加剧了上游邻近区域沟壑侵蚀的原因。
(3)简述营造经济林对减轻沟壑侵蚀的意义。
2021-12-24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北京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喜冷凉、喜光,不耐严寒和涝灾。下图示意某坡耕地苹果种植区蓄水坑灌方式,蓄水坑灌是在树冠下绕树干挖若干个小蓄水坑(深度多为60~80厘米),灌溉时将水注入坑内,通过坑壁渗入根区土壤。蓄水坑灌使苹果产量提高了约13.7%,增产明显。该地位于45°N。



(1)当地坡耕地苹果种植采用蓄水坑灌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与传统地面灌溉方式相比,指出坡耕地蓄水坑灌能显著提高苹果产量的原因。
(3)当地坡耕地果园推广蓄水坑灌后,苹果产量和品质普遍优于平地苹果种植区,简述其原因。
(4)分析湿润地区坡耕地果园不宜采用蓄水坑灌的理由。
2021-12-16更新 | 82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图1中白色区域),呈现出典型的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在该地区植树造林并在各级沟谷内修建了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打坝淤地工程。图2为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3为打坝淤地景观图。



(1)列举图1中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之间流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的具体表现。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说明该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2021-11-08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北京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3)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
观点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保护植被。
2021-10-10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渭分明,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线。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但到了现代,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



(1)说出图中A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判断B处地形,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其形成过程。
(3)请说出现代渭河水浑的主要人为原因。
2021-09-29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