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下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2020-07-11更新 | 11319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难点15 风沙地貌-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 . 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任务二     调查梯田利用方式

调查发现,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种樱桃。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2)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少效益

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少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0510152030405060
梯田减少比例(%)0828506782899294

注:梯田减少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3)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少的影响。
2021-09-06更新 | 7430次组卷 | 31卷引用:1.6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大河中,黄河以含沙量大而著称,下图示意黄河干流含沙量的变化,黄河以河口、桃花峪为界,分为上、中、下游。

(1)简述黄河上、中、下游干流泥沙含量的变化特点。
(2)说明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变化的原因。
(3)分析黄河下游流域狭窄的成因。
(4)简述黄河下游自古少河运的原因。
2023-03-23更新 | 2137次组卷 | 4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点06 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安全-【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地理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3·江苏南通·一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侵蚀作用主要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等,与季节、植被覆盖率、土壤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地形等因素有关。

材料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积形成。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黄土高原表现出了强烈的侵蚀作用。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土壤颗粒物的大小差异较大,中部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1)推测图示区域黄土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描述图示地区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
(3)为缓解中部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了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角度说明理由。
2023-03-07更新 | 160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如皋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裕尔河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内流河,上游地区多低山丘陵,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水漫溢失去河道形成大范围沼泽湿地。图1为乌裕尔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乌裕尔河流域为典型的黑土分布区,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流域内水利工程设施众多,同时由于开发强度较大,存在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侵蚀沟分布较广,剥蚀表土,降低土壤肥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已将黑土地保护利用列为重要任务。图2为流域内多个观测站多年平均气象、水文统计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乌裕尔河流域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
(2)简述乌裕尔河流域兴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3)为实现“生产”、“生态”双赢目标,请简述黑土保护工程宜采取的具体措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温带地区的主要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尽管开发利用历史不长,但东北黑土表土流失、肥力衰退等问题却日益严重,调查报告表明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着直接关系。对此专家们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翻耕方式比较,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降低对土壤扰动的同时,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由于黑土区各地地理环境差异,保护性耕作对哈尔滨以北种植区没有明显增产效果。图为黑土的形成过程图。

(1)试分析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
(2)试阐述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
2023-01-20更新 | 1159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下左图为2019年3月16日—21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过程。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分析此流域该年3月16日~21日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峰值时间不一致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1-17更新 | 2108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B卷·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勺状沟壑”。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


材料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以滞洪拦沙和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


(1)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例举调查“勺沟”过程中可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各一例。
(2)在黄土高原,溯源侵蚀普遍存在,指出其在勺沟的发生位置,并说明勺沟发育的过程。
(3)简述淤地坝对减轻沟谷侵蚀的发生机制。
2022-04-28更新 | 1109次组卷 | 4卷引用:8.7 地貌的观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微考点训练(全国通用)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2018-06-14更新 | 6657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训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黑土流失的主要方式,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东北融雪期一般在3~4月,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有机质明显下降。专家指出,采取留茬(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耕作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减轻耕地退化。下图为留茬耕作方式图。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为此,该地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

(1)从气温角度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东北黑土区留茬耕作方式对减轻耕地退化的主要作用。
(3)从人口角度说明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