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4) |
名校

1 .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甲地打坝淤地   ②乙处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   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如果不施加入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A.aB.bC.1020米等高线D.1010米等高线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小题。

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
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D.②④①③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2016-12-12更新 | 134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甲、乙、丙三地发生水土流失,其中最可能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地壳活动剧烈 ②降水集中 ③大型工程建设
④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⑤植被破坏 ⑥土质疏松
A.①④⑤B.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⑥
2.改良和保护甲、乙、丙三地的土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甲地的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乙地种植耐酸性植物
C.在甲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D.在丙地保护黑土
2020-05-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差别不大,则图中的四条河流年输沙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在黄土高原缓坡地修梯田发展林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于治理水土流失B.必须进行打坝淤地
C.可发展旅游观光业D.适宜种植苹果树
3.为了促进当地煤炭的加工转换,该地区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高速铁路B.修建运煤铁路专线
C.矿区土地复垦D.建坑口火电站
2019-05-02更新 | 9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模块诊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我国地理位置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2.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7 . 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
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
2.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
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
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
2020-04-24更新 | 991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等九市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水土流失严重,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业列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图二为“构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



(1)据图一推测该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依据。
(2)据图二分析该县推广构树的意义。
2020-05-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地理实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验名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成因探究

实验过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是我国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厘米厚的沙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留一风口),在风口附近堆放沙粒,用电吹风在风口处向里吹风。


实验思考:


(1)推测实验一模拟的生态问题。
(2)说出实验二模拟的生态问题,并提出防治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2020-02-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08更新 | 15220次组卷 | 99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