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4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地是自然—社会综合体,土地的社会属性越强,受人类干扰程度越大;自然属性越强,受人类干扰程度越弱。指数越大,其相应的属性越强,反之越弱。下图为上黄试验区不同时期土地自然及社会属性指数变化图。

材料二上黄试验区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宁夏南部的固原市河川乡上黄村,年均降水量415mm,植被为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灌丛草原,当地常规能源短缺。



(1)1982年,上黄试验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
(2)2000年以来,上黄试验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是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
(3)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
2023-02-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摸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填入a、b、c三个方框内,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2.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1-12高二上·江苏扬州·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
2020-11-13更新 | 15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必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也不够稳定。下图分别为北洛河流域分布图、北洛河上游1971-2012年输沙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     
A.高原林区B.高原沟壑区C.阶地平原区D.黄土丘陵沟整区
2.造成北洛河上游输沙量年际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增强
B.人类活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
C.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保持作用减弱
D.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2020-07-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水土流失现象在我国十分严重,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A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比B地区更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A.地表多疏松的沉积物B.植被覆盖率低
C.地壳活动更活跃D.河流的流量更大
2.下列关于C地区洪涝灾害的多发的原因与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河道弯曲,支流多B.洪涝集中于春季和夏季
C.通过绿化工程将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D.清淤河道,加固堤坝减轻洪涝

7 . 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开发决策,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表示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坡度小的耕地面积增加B.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
C.林草地面积变化不大D.坡度大的耕地面积增加
2.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A.耕地质量有所好转B.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农民经济收入提高D.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8 . 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有
A.气候湿润B.人口增加C.过度开垦D.开矿
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A.地面塌陷B.土壤酸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体污染
2020-05-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9 . “荒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图”和“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生态脆弱的A、B、C、D、E、F区域中,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在 _______,盐渍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
(2)A区域的荒漠化会加重B区域的_______等环境问题,因此B区域环境保护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
(3)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D、E、F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有_______
2020-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A.气候湿润B.人口增加C.过度开垦D.开矿
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A.地面塌陷B.土壤酸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沙尘暴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