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从自然因素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与当地暴雨_______(集中、分散)、植被覆盖率_______(高、低)、土壤质地_______(坚硬、疏松)、地表坡度较_______(大、小)有关。
(3)水土流失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外,还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进而引发_______自然灾害。
(4)破坏植被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_______。
A.差异性B.整体性C.多样性D.有限性
(5)针对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整修梯田、科学灌溉等一系列措施,其宗旨就是谋求______

2 . 下面两表是江南丘陵某乡土地利用构成与生活用能构成1976年和2000年前后对比。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某乡土地利用构成(%)

耕地

林地

草山草坡

湖泊

其他

1976年

45.2

4

8

2

40.8

2000年

30.8

14

20.3

10.8

24.1

某乡生活用能构成(%)

秸秆

薪材

煤炭

沼气

小家电

其他

1976年

50.3

32.4

10.3

0.5

0.8

5.7

2000年

20.5

10.8

14.4

35.3

15.2

2.8

1.2000年与1976年相比,该乡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及其影响(     
①耕地面积缩小,生存环境恶化②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性发展③建立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获得了经济效益④不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2000年与1976年相比,该乡生活用能构成的变化(     
①生活能源多样化,有利于环境保护②生物能源比例减少,能源消费效益降低③煤炭在用能构成比例增加,但清洁能源比重大幅度增加,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资源④秸秆在用能构成比例减少,不利于保持和增强土壤肥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976年以来,该乡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活用能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地矛盾尖锐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③清洁能源比重增加④人口自然增长率减低,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好转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左)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右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当地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右所示区域自然植被产生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降水D.土壤肥力
2.图右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部位是(     
A.沟丘陵B.顶部C.坡面D.沟壑底部
3.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A.培育耐旱特色树种B.采用植被自然恢复C.营造大面积人工林D.人工促进自然恢复

4 . 下图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剧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与异常B.地表崎岖不平
C.经济活动过度D.城市化进程加快
2.②地区森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美化环境
3.形成③④两个地区共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多石质山,土层浅薄B.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C.红壤分布,土质疏松D.地形崎岖,降水量大
2021-12-28更新 | 25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12月)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治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攻坚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如图),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坡地改梯田后,减少的是(     
A.大气降水B.地下径流C.下渗量D.地表径流
2.“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模式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前埂利于排水防涝
B.后沟利于保水保肥
C.植草利于加固梯壁
D.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3.该模式最适宜(     
A.东南丘陵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021-11-01更新 | 169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6 . 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任务二     调查梯田利用方式

调查发现,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种樱桃。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2)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少效益

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少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0510152030405060
梯田减少比例(%)0828506782899294

注:梯田减少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3)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少的影响。
2021-09-06更新 | 742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北京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7 . 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特征,并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针对图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021-07-06更新 | 347次组卷 | 10卷引用:模块综合测评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