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黄土垛是过去260万年由西北风携带的沙尘在古金地或古湖盆上堆积而成的平坦土地,是当地居民鞋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当前,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绿卤破碎化和分解问题。黄土塬根据其面积大小和破碎程度,可依次分为黄土大塬、壕塬和残塬四种不同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黄土塬按发生演化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甲两乙丁D.丁乙丙甲
2.图中黄土塬塬面的蚕食过程,实际上是(     
A.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扩张B.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缩小
C.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缩小D.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扩张
3.为解决黄土塬面临的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①沟头植树种草②沟谷疏浚河道③坡面修筑梯田④塬面居民搬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苏达尔沟是毛布拉孔兑(黄河的支流)一条十分典型的季节性沙漠沟谷,风沙活动强烈。根据地貌、地表沉积物、植被以及景观特征,将苏达尔沟分为上游砒砂岩沟壑区和下游沙地沙丘区。苏达尔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包括植树种草、沙障设置等内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达尔沟风沙活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砒砂岩沟壑区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B.减轻沙尘暴
C.减缓水土流失D.增加河流流量
3.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后(     
A.能实现苏达尔沟全年有径流B.荒漠化发展速度得到抑制
C.能有效增加大气降水D.河流结冰期缩短
2022-07-14更新 | 131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____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
(2)上述四地中,____地区草原退化现象最突出,这种现象将会导致哪些问题的产生?____
(3)B地区主要的能源矿产是____。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能源紧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建设了或正在建设一些大型工程,如:乙____工程和丙____工程等。简要说明这些工程对东部地区影响。____
10-11高二下·吉林长春·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小华沿丙线到陕西延安旅游时,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原因是该地地形(     
A.沟壑纵横B.一望无际C.丘陵广布D.山河相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被称为“红色荒漠”。“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长汀早在上世纪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大面积植被遭到破坏。1912年,当地封建宗派山权纠纷,引起大规模相互伐木;1934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时开公路、筑碉堡,大量砍伐林木做军资;1958年大炼钢铁用树木当作燃料,导致能源紧缺;80年代以前,人口大量增长,人民生活贫穷,当地伐木烧薪现象极为严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科学有效的治理,该县水土流失率迅速降低,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优良,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汀县罗地草山1985年和2018年景象。



(1)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简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长汀地区的危害。
(3)针对长汀县严重的水土流失,简述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13-14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6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10-21更新 | 600次组卷 | 5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偏南,干旱少雨,曾经水土流失严重。某研究团队对安定区1957~2012年年降水量与汛期降水量、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进行了统计研究,并绘制了年际变化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7~2012年安定区(     
A.年输沙量缓慢增长B.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C.气候变干趋势明显D.年径流量变化呈增大趋势
2.推测安定区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当地(     
A.土地利用类型变化B.年降水量变化
C.对未利用土地保护D.汛期降水量变化
2020-06-20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A卷)地理试题

8 .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甲、乙、丙三种方案(见农业用地构成表(表1)和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表(表2))。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三种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甲方案因草地比重大而环境效益最好
B.乙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丙方案经济效益始终最佳
D.丙方案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该生态脆弱区最有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B.江汉平原C.四川盆地D.两广丘陵
2020-04-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石林区的岩石是石灰岩,在常温下与土地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岩石被溶蚀.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 CO2 浓度垂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不适宜的措施是
A.积极营造人工草坡B.将大量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沙漠化B.泥石流C.滑坡D.石漠化
2020-04-05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读 “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河套平原农业以营造薪炭林为主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区有大量泥沙汇入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疏松   ②过度开垦   ③开挖煤矿   ④植被破坏   ⑤夏季多暴雨   ⑥地面破碎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①⑤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