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2: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项目西汉
人口数量(万)35.97.85.924.4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0.380.750.990.753.09
城镇(个)16677
耕地面积(万顷)1.653.254.293.1310
森林面积(万顷)5.343.21.20.29
覆盖率(%)705040154
畜牧业程度(%)10090702010
工矿业(个)01023
灾害频率(次/100年)0.11.21.31.54
(1)该流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填字母)
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     
A.铁矿B.石油C.煤炭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___时期,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
2023-06-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省务川县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下表为贵州省务川县2000~2015年土地状况统计表。

年份20002015年份20002015
土地类型面积(km2)百分比(%)面积(km2)百分比(%)石漠化强度面积(km2)百分比(%)面积(km2)百分比(%)
草地430.615.3433.415.6非石漠化5.50.27.40.3
旱地651.523.6562.820.3潜在石漠化60.32.271.82.6
居民地32.21.233.91.2轻度石漠化195.17391.614.1
林地1597.957.71682.360.7中度石漠化587.521.1499.418
水面9.30.39.30.3重度石漠化1636.2591515.154.6
水田53.11.952.91.9极度石漠化29010.5289.310.4

(1)说明贵州省务川县石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分析务川县石漠化的趋势,并推测其原因。
2023-01-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浙南某地有山有水,气候湿润。原有4个行政村,居民7600人,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多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植被破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该地合村并镇,建起多个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迅速。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公路两端的高差最大不高于____米。
(2)据图说明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3)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试分析与AC河段比较起来,选择BC河段的利弊有哪些。
(4)水务部门监测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说明其原因。
2023-01-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垛是过去260万年由西北风携带的沙尘在古金地或古湖盆上堆积而成的平坦土地,是当地居民鞋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当前,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绿卤破碎化和分解问题。黄土塬根据其面积大小和破碎程度,可依次分为黄土大塬、壕塬和残塬四种不同类型。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黄土塬按发生演化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甲两乙丁D.丁乙丙甲
2.图中黄土塬塬面的蚕食过程,实际上是(     
A.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扩张B.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缩小
C.沟壑的延长和沟岸的缩小D.沟壑的缩短和沟岸的扩张
3.为解决黄土塬面临的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①沟头植树种草②沟谷疏浚河道③坡面修筑梯田④塬面居民搬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所在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局部,这里喀斯特地貌发育,是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图中阴影区是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地。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逐渐形成石漠景观的过程,多发生在风蚀区或表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高原区。图中作为长江干流上游河段金沙江水能蕴藏量达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位居国家规划的12大水电基地之首,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目前,金沙江水电基地的最后一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已经全面开工。

(1)简述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
(2)与长江中下游河段比较,分析金沙江段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3)分析图中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4)分析金沙江水能开发对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影响。
2023-01-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独特地貌景观。勺状沟壑外表呈勺状,发育于黄土坡面中上部,它的形成主要是由黄土陷穴和黄土暗穴侵蚀而来。左图示意黄土勺状沟壑,右图示意黄土陷穴和黄土暗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勺状沟壑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
2.与一般黄土沟壑形态相比,黄土勺状沟壑沟体从上游到下游(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3.黄土勺状沟壑形成过程是(     
①降雨在黄土坡面上下渗产生黄土陷穴②地下径流侵蚀陷穴坡底形成暗穴③黄土暗穴承受不住上覆黄土发生崩塌④陷穴不断加深,侧蚀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③①②④
2021-11-20更新 | 6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