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下表为我国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总计
耕地hm2104526653901454
林地hm22282401145362864
草地hm212042370199
建设用地hm2945372156
其他用地hm23772147
总计hm235787692441294720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B.成都平原
C.内蒙古高原D.横断山区
2.该地土壤侵蚀主要类型为(     
A.冻融侵蚀B.风力侵蚀C.重力侵蚀D.流水侵蚀
3.该地林地存在较明显的侵蚀现象,推测原因为
A.林地树木以幼树为主B.人工林林下草灌退化
C.乱砍滥伐现象多发D.山地坡度较大

2 .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业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两广丘陵
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该地梯田“叠石(石灰岩)相次,包土成田”的特点,由此推测降水和土壤特点是(     
A.水多土少B.水少土多
C.水少土少D.水多土多
3.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上的森林和灌丛,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田上的经济树种,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
C.民居多以石为建材,主要原因是坚固防风
D.景观所在地的河流,主要补给是冰雪融水
2021-11-28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及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暴雨频数

地区资料年数暴雨总次数年平均次数最多年次数无暴雨年数
西宁28371.3237
兰州28371.3258
兴县241154.79120
三门峡241064.1780

材料三陕西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产业结构

(1)河口、桃花峪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与上游地区相比,从降水的角度说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
(2)依据陕西省北部某县产业结构的特点,推测其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任选该县一种环境问题,提出两项具体防治措施。
2021-09-09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芦台一中、静海一中、蓟州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黄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暴雨频数。

地区资料年数暴雨总次数年平均次数最多年次数无暴雨年数
西宁28371.3237
兰州28371.3258
兴县241154.79120
三门峡241064.1780

材料三   陕西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产业结构。



(1)与上游地区相比,从降水的角度说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
(2)依据陕西省北部某县产业结构的特点,推测其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我国黄河流域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下图是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情况(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黄河的(     
A.河源河段B.上游河段
C.中游河段D.下游河段
2.造成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面积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气候变化B.调整种植结构
C.退耕还林(草)D.退耕还湿
3.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植被覆盖增加,地面辐射量减弱B.建设用地增多,城镇建设推进快
C.林地面积上升,木材产量潜力大D.草地破坏严重,畜牧业发展受困
2021-01-15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眉山、遂宁等九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文综地理试题

6 . 下图是明清时期我国某村落雨洪集蓄系统的复原图。该系统包括雨洪收集、蓄积供水和排水三个子系统,其中雨洪收集子系统由集水槽(渠)、汇水区组成;6个小型泊池(除黄树岭泊池)和渗水坑通过或明或暗的水渠沿街道连接,共同构成了雨洪蓄积供水和排水子系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信息推测,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2.该村雨洪集蓄系统的核心功能是(     
A.防御洪涝灾害B.解决生态用水
C.提供人畜用水D.保证灌溉用水
3.明清时期,该村较肥沃的耕地可能位于村庄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7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暴雨频数

地区资料年数暴雨总次数年平均次数最多年次数无暴雨年数
西宁28371.3237
兰州28371.3258
兴县241154. 79120
三门峡241064. 1780

材料三:陕西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产业结构



(1)与上游地区相比,从降水的角度说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
(2)依据陕西省北部某县产业结构的特点,推测其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任选该县一种环境问题,提出两项具体防治措施。
2020-06-05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芦台一中、静海一中、蓟州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某黄土塬从大塬到残塬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黄土塬演变顺序的是(     
A.甲→丁→丙→乙B.甲→乙→丁→丙C.乙→甲→丁→丙D.乙→丁→丙→甲
2.黄土塬从大塬到残塬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3.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黄土塬面上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基塘农业B.立体农业C.种植业D.林牧业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沟壑系统主要由浅沟、切沟、冲沟等沟壑组成。勺状沟壑是独特的沟壑,因形状像勺子而得名。降雨时,地表径流进入勺沟,流水通过陷穴以地下流的形式转移至坡底。勺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是一种结构稳定的沟壑。下图意沟壑系统和勺沟分布。


(1)与切沟、冲沟相比,描述勺沟外部形态的主要差异。
(2)浅沟、切沟、冲沟是沟谷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推断三者的演变顺序,并说明原因。
(3)分析该区域勺沟结构稳定且长期存在的自然原因。
2022-08-04更新 | 54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沟壑系统主要由浅沟、切沟、冲沟等沟壑组成。勺状沟壑是一类独特的沟壑,因形状像勺子而得名。降雨时,地表径流进入勺沟,流水通过陷穴以地下径流的形式转移至坡底。勺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是一种结构稳定的沟壑。下图示意沟壑系统和勺沟分布。



(1)指出黄土高原地区勺沟的分布特征。
(2)与切沟、冲沟相比,描述勺沟处部形态的主要差异。
(3)浅沟、切沟、冲沟避沟谷发育过程的三个阶段,推断三者的演变顺序,并说明原因。
(4)分析该区域勺沟结构稳定且长期存在的自然原因。
2021-11-07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