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省(区)46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33.7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1.7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分析探究黄土高原的黄土层的形成原因。
(2)说明黄土本身具有的主要特性,并分析说明每一种黄土特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说出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有效措施。
2021-07-22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①③⑤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所在地区当前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
(2)说明④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
2021-07-1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三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信息,简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描述A支流的水文特征(至少写4点)。
(3)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请谈谈图中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
(4)该地有哪些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5)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目前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1-04-3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9月18日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一周年。一年来,黄河流域生态持续好转。下左图为“黄河河口~龙门地区大型淤地坝图”,下右图为“黄河河口~龙门段输沙量、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5~2015年间黄河河口~龙门段(     
A.输沙量已经下降为零B.径流量年际变化明显变小
C.凌汛发生时间在推迟D.径流量与降水量同步变化
2.导致黄河河口~龙门段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围湖造田B.植树造林
C.打坝淤地D.修筑梯田
2021-02-2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家吸小流域(31°11'N—31°20'N,114°52'E—114°54'E)位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及乘马岗镇境内,属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最高海拔264米,最低海拔64米,面积40.10平方千米。多年来,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2012年起开展了对该流域的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下图为安家吸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调整前后对比图。


   
(1)分析整治前,安家吸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说明在整治过程中,增加的部分林地种植了油茶、板栗等经济果林的主要原因。
(3)下表列出了不同坡度的坡耕地,请从下面的治理措施与产业布局中进行选择,将其代号填写在下表的相应位置。
治理措施与产业布局:
①修建梯坪地,种植粮食作物、花卉等②植树造林,全部绿化③种植粮食作物④修筑梯田,种植经济果林,发展畜牧业
坡耕地的角度治理措施与产业结构
<5°
5°-15°
15°-25°
>25°
2021-02-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暖温带半湿润一中温带半干旱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是定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市把培育壮大草牧业作为实施生态立市、摆脱贫困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效循环经济发展新路。下图示意定西市位置、地形与河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定西市发展草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丘陵沟壑多,阳光充裕B.土壤肥沃,夏季降水多
C.河流发育,灌溉水源多D.山坡缓,利于草类生长
2.定西市“立草为业、草畜并举”生产模式的特点是(     
A.生产优质牧草和牲畜,适应市场需求B.延长牧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培育优质牧草,生产优质畜产品D.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强度大
2021-02-01更新 | 70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水土流失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紫色土分布区是水土流失严重程度仅次于黄土高原的区域。下表为某研究人员模拟的不同坡度、降雨强度下紫色土坡面裸地、秸秆覆盖产生径流时间统计表。该研究发现:秸秆覆盖相较于裸地,对地表径流的产生有一定的滞后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单位:分钟

降雨强度/(mm·h-1)15°15°25°25°
裸地覆盖裸地覆盖裸地覆盖
3347.00--31.33--30.0039.57
5438.00--6.0727.415.308.14
948.1934.203.7212.012.504.11
1259.1816.766.008.414.226.27

注:“--”表示该次试验中未发生产流

1.随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秸秆覆盖(       
A.滞后产生径流的效果逐渐稳定B.滞后产生径流的效果逐渐提高
C.开始产生径流时间随坡度增加而增加D.开始产生径流时间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减少
2.根据模拟实验,紫色土分布区恢复植被能够(       
A.增加降水量B.增加降水变率C.提高土壤含水量D.增加坡面径流量
2020-12-07更新 | 51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河南省淅川县有8300公顷耕地被淹没。这些耕地大都分布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为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和调水水质,河南省组织实施了“移土培肥工程”,即在丹江口库区将淹没线170米以下优质耕地的耕作层取土壤20-50厘米,剥离转移到172米以上的瘠薄耕地上进行覆土培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移土培肥工程”在保护调水水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水平B.改善库区泥沙淤积状况
C.增强库区水体自净能力D.减轻库区周边水土流失
2.“移土培肥工程”对当地的积极意义是(     
A.改善农业生产结构B.改变耕地空间分布
C.增强耕地产出能力D.提高农业劳动效率
3.“移土培肥工程”有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土壤盐渍化D.酸雨加重
10 . 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小B.下渗量减小
C.地表径流量增大D.气候更加湿润
2.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       
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下降
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
2020-02-09更新 | 189次组卷 | 5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