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研究发现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植被格局及其结构(冠层和根系)对坡面流阻力的影响不同。图10为裸地(CK)和4种植被格局形式:棋盘状格局(CP)、带状格局(BP)、长条状格局(LP)和小斑块格局(XP)。


材料二阻力系数反映水流在坡面上流动时受阻程度的大小,系数越大,坡面水流受阻越明显。下图为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与裸坡阻力系数比值(根系植被坡面为剪去了植被冠层的坡面)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与裸坡阻力系数比值

材料三下图为90mm/h雨强下不同格局坡面流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图。


不同格局坡面流阻力系数时间变化过程(90mm/h雨强)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坡面植被格局阻力系数的总体规律,说出依据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植被在不同降水强度下水土保持意义的大小,指出依据。
(3)根据材料可知,应该选择哪几种坡面植被格局来进行水土保持?
2021-05-25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题(非选择部分)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干旱河谷是一种次生的、脆弱的生态系统,大量陡坡和高海拔耕地的存在,影响干旱河谷的生态安全。

材料二:下图示意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坡度和不同海拔耕地面积比例。

材料三:岷江上游元代森林覆盖率为50%左右,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40多年采伐,至80年代森林覆盖率已降至18%。

(1)描述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坡度耕地的分布特征。
(2)说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不同海拔耕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3)分析岷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下降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4)请分别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坡度小于15°、15-25°、大于25°的土地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1-05-25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全长491km,流域面积30260km2。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径流量随之变化,历史上无定河清浊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榆溪河是无定河的北部支流,有“清水河”之称。如图示意黄河及无定河流域的水系。

(1)判断无定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和纳林河相比,榆溪河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榆溪河水量较大(或较小)的原因。
2021-05-23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答题模板3 地形特征类-备战2021高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
4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云南元谋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开展的“平沟建园”工程,挖掘冲沟沟壁土体填入沟道,再压实平整形成梯级台地,并修筑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种植水果、蔬菜。下图示意“平沟建园”前后景观。



简述云南元谋“平沟建园”工程对耕地的有利影响。
2021-05-13更新 | 567次组卷 | 7卷引用:押大题07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5 . 阅读图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指数是反映地表天然植被或农作物生长态势和变化的重要参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图左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空间分布图,下图右为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年内变化曲线图。



(1)说出豫西黄土丘陵区植被指数特征,并从地形角度分析成因。
(2)说明图14中①、②两时段植被指数较低的原因。

下表河南省2000~2015年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所占面积比例统计

植被指数变化趋势明显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基本不变轻度改善中度改善明显改善
面积比例0.20%1.27%0.58%1.26%7.26%33.94%55.49%

(3)据图表推测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及其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501次组卷 | 5卷引用:题号押题11 第19题:生态地理综合题-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

6 .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区不同类型降水条件下不同植被的减少效果。



1.该地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植被覆盖措施是(     
A.草地B.灌木C.撂荒D.林地
2.关于五类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正确的是(     
A.开垦会导致明显的水土流失B.Ⅱ型雨条件下,耕地与撂荒地减少效果相差不大
C.撂荒地水土保持效果不明显D.V型雨条件下,林地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2021-05-04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风电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到2019年风电全年发电量已达242亿千瓦时。风电规划区域(下图)位于云南东部喀斯特山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云南的大风季。风电设施普遍布置在山区山顶、山脊,建设过程中施工道路、风电基础、集电线路等土石方挖填量较大,造成的水土流失恢复难度较大。



(1)说明云南省在现有水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风电的好处。
(2)分析云南东部喀斯特山区风电工程造成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的原因。
(3)针对云南东部喀斯特山区的风电开发,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大力开发风电,发展区域经济;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停止风电开发,促进生态恢复。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2021-05-04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大题05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8 . 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梁、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乙)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①逐渐分散②内部聚集③均匀分布④零散分布
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2.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A.沟头加固防护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D.塬面植被恢复
2021-04-22更新 | 738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难点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9 . 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为我国著名的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区应为我国的(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
2.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蓄水拦沙、滞洪排沙
C.绿化环境、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2021-04-05更新 | 679次组卷 | 9卷引用: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下图为大宁河流域示意图,下表为大宁河子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统计数据。


子流域名称

侵蚀量(万吨/)

输沙量(万吨/)

东溪河

114.3

52.3

西溪河

91.9

48.8

后溪河

63.7

24.0

平定河

51.2

19.5


(1)概述该流域的地形特征。
(2)绘制统计图,并说出该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3)提出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